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S.拜厄特写道,她相信将“文章可以高度地模仿,…而同时又在形式上,文章自己的形式,文章自己的形成上,反映世界、创造世界”。这种对形式的下意识关注是拜厄特绝大部分小说的特点,她的许多短篇也是如此。拜厄特的风格,用最恰当的词说就是“后现代现实主义”,但是,她自己也承认受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影响,她非常欣赏现实主义,而另一方面她又表示不可能,实际上是不希望对这种模式全盘照收。本论文从叙事技巧、原型结构、跨越两个世纪的两段爱情故事三个部分,讨论了小说的传统与后现代特征。论文进一步讨论了通过频繁的使用讽刺、互文、戏仿、拼凑法等,拜厄特重新确定了后现代文学理论大环境下现代现实主义的元素,后现代现实主义元素在《占有》中得到有力的展现。
小说《占有》一书主要讲的是不同时代的两个爱情故事。这是两个并行的爱情故事,一对后现代学者试图理解维多利亚时代作家艾什和拉莫特以及他们爱情的意义。小说的两个爱情故事同步发展,一个故事是一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夫妇的秘密爱情故事,另一个是一对后现代的夫妇试图发现先辈的秘密。
拜厄特的小说与她同时代的人们同样理解“我们的历史叙事……是人为的”,因此,必须要非常谨慎地,有时甚至要批判性地评价。认识到这一点,拜厄特在她的小说中展示了巴恩斯在他的“寻求真相的意愿”中所展示的东西。和巴恩斯或者赖福利不同的是,拜厄特并不故意掩盖伟大元叙事的作用。相反,她更关注内心世界和文学历史。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拜厄特反映十九世纪时代的小说挑战了那些关于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和现代人形象的公认“真理”,将那个时代的纯真淳朴与我们时代的复杂世故对比,将那个时代的压制与我们时代的自由对比。主人公最后发现的是,知识并不总是理解的同义词,性自由也并不必然与激情划等号。
除以上提到的主要技巧外,其他技巧在文章组织和强调主题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首先,标题“占有”的含义和功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和现代夫妇在精神和知识上的相互占有,它的经济含义和性内涵。其次,这个“失乐园到复乐园”式的故事构成了整个小说。拜厄特借用了著名的失乐园和复乐园故事来表现她的世界循环理念。小说的结尾谕示了新世界的重生。最后,以传记写作的方式巧妙使用讽刺。在拜厄特的小说中,后现代主人公莫德和罗兰想要追求“柏拉图式的爱情”,而拜厄特非常明白地表明,她极力渴望现代爱人们放弃对“柏拉图式”爱情的追求。在维多利亚时代,爱和性是分开的,泾渭分明的,而在后现代社会,人们爱性不分,爱人们受到爱的观念限制。我们不能摆脱前人的爱情典范,我们经历的爱并不是现实中所经历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