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航运网络化和船舶大型化背景下,现代港口呈现出多功能化、系统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因素也更为复杂。欧美国家一些港口发展历程表明,沿海港口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离不开内陆经济腹地的支持,腹地的范围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活力等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港口与腹地之间是一个复杂地理空间系统,涉及到多个部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港口内部各种条件,也有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对各种因素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是港口腹地空间范围测度的前提。为更好地体现港口与…….复杂空间关系,突出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可行性,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性,本研究结合因子分析法,运用拓展的哈夫概率模型(Huff‘s Model),从运输时间距离、港口内部条件与能力、外部城市支持、外贸背景、竞争港口等多层影响因素,来考察沿海20个港口,2001年,2006年,2010年和2014年的腹地空间变化情况。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分析我国港口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对经济地理和港口经济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包括港口区位理论、港口体系、腹地空间关系、港口物流效率与贸易、港口竞争与合作等,对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综述。探讨港口-腹地空间关系主要内容,分析在腹地划分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为分析港口腹地空间演变做好理论和方法准备。(2)探讨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结合相关理论对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港口与城市之间基本关系进行梳理,分析腹地对外经济开放与港口物流之间的关系。并以宁波-舟山港为对象,分别进行港口与城市,港口物流与直接腹地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港口和腹地之间是多维的复杂关系,受港口城市、对外开放政策、地理区位与交通运输多种因素的影响。港口与城市关系密切,相互作用。对外开放政策对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影响明显,沿海港口腹地竞争的地理范围也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拓展呈现出由东到西,由点及面的梯度特征。(3)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港口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在研究港口综合实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港口市场竞争结构和态势,确定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20个港口的城市支持度和外贸背景因素进行评价,并把分析结果作为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外部因素,对沿海20港口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得到综合规模、码头效率(码头设施)、外贸与外部物流条件等公因子。比较4年情况,发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港口因子贡献有较大差异,影响港口综合实力得分。根据得分结果,沿海20个港口可以分成4个层次与类型。(4)沿海港口的腹地空间演变实证研究。首先确定港口腹地的划分方法、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并结合前文港口综合实力研究结果,分析沿海港口的腹地在不同外贸背景下的演变,包括入世前的腹地、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腹地、金融危机恢复后的腹地、“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腹地等。结果表明,伴随着外贸环境的变化,港口的综合实力也发生变化,港口的腹地空间因此而变,并呈现出港口类型差异和地域布局差异等特征。影响港口-腹地空间变化的因素很多,港口地理区位因素、港口与城市综合规模、外贸背景、港口基础设施与效率等影响明显。(5)依据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与研究的不足,对港口腹地研究进行展望。中国对外贸易进入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经济转型引发的工业货流供需规模也趋平稳。长期看,港口货流需求规模不会有大幅度爆发式提升,所以沿海港口对有限的货源竞争必然越发激烈。沿海港口要探索竞争合作的新模式。在一体化背景下,航运公司战略与选择、多式联运承运人运营网络、码头运营商全球整合策略等方面将成为港口竞争的新焦点,也是港口腹地空间关系研究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