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主动脊柱的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生控制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足机器人由于具有灵活的运动能力和对未知非结构化环境的高适应能力,一直都是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四足机器人的研究逐渐向高速、高动态和高适应性方向发展。生物学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的四足动物充分利用它们脊柱的弯曲与伸展来实现高速、高动态和高适应性的运动,而反观现有的大多数仿生四足机器人均采用刚性躯干,忽略了脊柱在四足动物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猎豹为仿生对象,设计了一款含主动脊柱的四足机器人D-Cat Ⅲ,并与刚性脊柱和被动弹性脊柱对比,通过仿真和样机实验研究了主动脊柱关节对四足机器人bound步态运动的影响,对于帮助人们进一步明晰脊柱的作用机理和高速奔跑四足机器人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对猎豹的骨骼结构和脊柱形态学特征等生物学知识进行调研,确定了D-Cat Ⅲ结构方案和尺寸参数,完成了 D-Cat Ⅲ的设计制作。同时为D-Cat Ⅲ设计了刚性脊柱和被动弹性脊柱,用来进行对比实验。其次,对足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进行调研,针对具有9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样机,建立由10个Hopf振荡器耦合组成的两层CPG(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网络控制模型,参照四足动物bound步态的运动特征,确定了四足机器人bound步态CPG控制参数。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三种不同脊柱配置的四足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首先对主动脊柱关节的运动幅度As和耦合相位差φd两个控制参数进行了迭代搜索,然后对三种不同脊柱配置的四足机器人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得出:脊柱关节的运动可以增加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步长,从而提高机器人的水平运动速度,且主动脊柱对机器人运动速度的提升效果比被动弹性脊柱好;主动脊柱增大了四足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足端蹬力;脊柱关节的加入,提升了四足机器人的能量利用效率,主动脊柱配置的四足机器人能量利用效率最高,但是相同时间内被动弹性脊柱配置的四足机器人消耗的能量最少。最后,完成了D-Cat Ⅲ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搭建和软件部分的编程,对三种不同脊柱配置的四足机器人分别进行了奔跑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CPG网络控制模型的有效性,印证了仿真实验的结论,同时还发现,脊柱关节的调节作用有效改善了机器人后腿运动过程中的拖地现象,提高了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外伤后的陈旧性锤状指畸形,既往采用局部瘢痕化的断端或关节囊重叠紧缩缝合法,术后指间关节功能恢复常不理想。2000年2月-2005年1月采用游离腱片的移植,治疗陈旧性锤状畸形11例,
从刘知几的撰述动机和《史通》的内容结构两方面分析,《史通》存在一个相当博大严整的史学批评理论体系。“求鉴”,是体系的逻辑起点,由此派生出“求实录”和“扬名教”两大
从北部湾海域获得11只江豚标本,测量了其外部形态的26个生物学参数,包括体质量、体长、体围、背部棘状小结节等.对内脏及胃含物称重,并详细鉴定食物种类,结果显示:江豚食谱广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哲学概括。他所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唯物论;两手抓,两手都
一、背景知识脑挫伤(图1)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损伤,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脑实质的出血和(或)挫碎,主要因脑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在颅内作直线加速、减速运动或旋转运动,脑表面与颅
采用神经促进技术、感知觉功能训练、ADL训练、心理疏导及传统中医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46例颅脑损伤后运动障碍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中期及出院时进行FIM评分。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不同掺杂比例的Zn1-xCoxAl2O4(x=0,0.20,0.40和0.60)纳米晶。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化学成分、价态和光学
1981~1984年,在我省川南纳溪县,川北达县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和宁南县,川东涪陵和垫江县,选点进行了眼病和盲人调查。每点选2~3个生产大队,检查其人口的绝大多数。各地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