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晚报的健康传播比较研究——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重视和关心健康问题,健康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今年3月,国家卫生部明确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使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作为“十二五”规划的规划目标。健康传播是通过健康信息的传递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促进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的提升,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大众媒体是向社会传播健康信息的主要机构,其采取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健康信息的接收和认同。   本文将采取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对比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江苏、上海、浙江晚报的健康传播比较研究。文章选取了《扬子晚报》、《新民晚报》和《钱江晚报》的健康传播文本,探讨和研究三份晚报在版面设置、传播内容、议程设置、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区别,可以对三份晚报的健康传播情况有一定的反映,也可以呈现三份晚报从事健康传播中的不同特点。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了报纸健康传播过程中的几点应然策略,即:宏观上,树立系统的健康传播思维,优化报纸健康传播的信息传播环境,建立完善的公共健康信息架构;微观上,实现新闻价值与科普信息的结合;关注受众的声音、强化与受众的互动;强化积极态度的健康传播;注意健康传播的人性化;注重健康传播的有效性。只有这样进行健康传播,才能改进报纸的健康报道水平,促进公共健康报道的有效传播。
其他文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始终是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人人都可能成为“记者”
当今世界动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建立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而“产业化“这一概念,就涉及到了营销学的研究范畴,例如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制定产品推广策略等,其中品牌塑造是必不可少的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