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球墨铸铁凝固显微组织对铸件宏观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球墨铸铁凝固显微组织进行了模拟研究,这项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凝固显微组织的形成机制,并为控制铸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墨铸铁凝固显微组织对铸件宏观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球墨铸铁凝固显微组织进行了模拟研究,这项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凝固显微组织的形成机制,并为控制铸造工艺提供指导。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基于局部溶质平衡的思想建立了石墨在液相和奥氏体相中生长的模型,开发了相应程序。应用前期工作建立的Zhu-Stefanescu(ZS)模型模拟奥氏体枝晶的生长。将石墨、奥氏体的生长模型相耦合,并耦合石墨、奥氏体的形核以及浓度场、温度场的计算,建立了模拟球墨铸铁凝固显微组织演变的二维模型,开发了相应的程序。
应用所建立的模型首先对球墨铸铁中初生奥氏体枝晶、初生球状石墨的生长以及共晶凝固时两相的相互作用协作生长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合金凝固速度加快,奥氏体枝晶臂变得细长;初生石墨球的生长受碳在液相中的扩散所控制,增加石墨球数目以及增大冷却速度均可以加快石墨生长速度;共晶凝固时石墨在液相中的生长可以促进邻近奥氏体的生长,并加快石墨被奥氏体包围的进程,石墨被奥氏体包围后的生长受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所控制。
随后对不同成分、不同冷却速度下球墨铸铁凝固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不仅能够形象描述显微组织形貌的演变过程,而且能够较合理地预测工艺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在共晶凝固过程中,由于石墨的存在,奥氏体的各向异性生长被各向同性的碳浓度扩散所控制,生长形貌由原来的枝晶状变成了近球状。不同成分的球墨铸铁,由于初生相不同,凝固显微组织形貌也有所不同:过共晶球墨铸铁,凝固组织中晶界比较平滑,而亚共晶球墨铸铁,晶界处则存在凹凸不平的枝晶状形貌。对于成分一定的球墨铸铁,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凝固速度加快,最终凝固组织中石墨球数目增加,平均半径减小。模拟得到的球墨铸铁凝固冷却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感染进程中CD4+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日本血吸虫尾蚴腹贴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
相变材料是近年来研究最为广泛,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材料之一。如何对固-液相变材料进行有效地封装,是阻碍其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微胶囊技术,以不同树脂对不同相
原子簇化学是当今无机化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其中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一直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其中包括杂配体(如 CH、CF、P、CS、NO、PF3、S……)取代的过渡金属羰基
有效识别城市河流水质特征,可为其河流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沿河实地调查和2013年4月-2014年4月30个监测点,开展水体总氮(TN)、氨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铬(Cr)、铜(Cu)、锌(Zn)、铅(Pb)、砷(As)和镉(Cd)等11项水体理化指标的监测分析,分析主城区次级河流水体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次级河流水体水环境质量进
重金属废水的排放已经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重金属污染问题目前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中铬(Cr)和锑(Sb)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开采、冶炼和加工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近二十年来,零价铁(zero-valent iron, ZVI)被广泛应用于修复地下水或者去除含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但ZVI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其中包括:铁粉表面带有生产过程中
本论文综合利用背散射电子成像,透射电子显微术,高分辨像(HREM)观察,X射线衍射以及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Al-Pd-Fe合金系层状组织中的十面体准晶与近似相的结构特征,界面关系以及近似
氯化橡胶涂层因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老化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下的设施设备,但由于海水的苛刻复杂性,如紫外线、盐度、海水冲击、海砂杂质等,对材料造成各
近年来,我国诸多湖库水源地持续面临着蓝藻水华爆发的威胁。在蓝藻水华爆发数天前进行可靠的预警预报,是蓝藻综合防治和水源地水质保护的必要前提。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准确性高
近年来,超滤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膜污染问题是阻碍其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凝作为一种预处理,常与超滤技术进行联用。本文采用混凝-超滤联用工艺处理腐殖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