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6年发现了一种可抑制巨噬单核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正式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它是最早被鉴定的细胞因子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MIF是对发育、先天性免疫等发挥重要作用的多功能细胞因子,MIF被认为是调节其他炎症因子释放的炎症反应调控点。本文通过建立Aeromonas hydrophila引起的斑马鱼败血症模型,研究了MIF在细菌性败血症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细菌感染后MIF含量迅速上升,而额外注射重组MIF会加剧败血症,当用抗MIF抗体处理后则能够明显缓解败血症,表明过量的MIF是有害的。我们的研究发现细菌感染诱导MIF,TLR5a,TLR5b,TLR9,TLR20a,IL-1β和TNF-α的产生,这些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证明细菌感染后MIF被释放出来,诱导TLR5a,TLR5b,TLR9,TLR20a的表达,大量的TLR受体使鱼体保持一种对细菌高敏感的状态,TLR受体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活炎症信号通路,诱导大量炎症因子,而过量的炎症因子引起剧烈炎症反应,甚至导致鱼体休克。同时,我们用Tetraodon的MIF在斑马鱼上的功能研究与斑马鱼MIF的结果相似,显示出鱼类中MIF功能的保守性。对鱼类MIF的功能研究不仅丰富了鱼类免疫学知识,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MIF的分子进化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该研究还能为基于MIF治疗的临床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一种新的鱼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