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见诗歌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正见是南朝陈代的重要诗人。他留下91首诗歌,占陈代留存诗歌总数的五分之一。史书称其诗“五言尤善”,曾“大行于世”。张正见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充实,表现出较高的律化程度,在语言风格上有别于梁陈时代的阴柔华靡之风,呈现出格律化、主题化、雄奇化的特色,“当与庾肩吾对垒”,堪称陈代的“吴均”。张正见诗歌是南朝诗歌通向唐代诗歌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对唐代诗歌和近体诗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梁陈宫体诗歌多受后人诟病,张正见也难免受其影响,受到宋朝严羽“虽多亦奚以为”的讥诮,但到明清时期,不少诗歌评论家对张正见诗歌多方面加以肯定。由于陈代国运短暂,时代动荡,诗文历史资料留存甚少,所以他的诗歌久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无人对其诗歌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致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空白。本人不避资料缺乏、前人研究少等困难,将张正见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多方搜集相关资料,并运用文史结合、考论结合、文本细读、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张正见诗歌作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尽量客观、全面地反映张正见的诗歌状况。本文共分六章,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张正见的身世生平,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介绍其家族由北迁南及张正见亦隐亦仕的经历;第二章为梁陈的时代背景与诗歌特征,揭示张正见诗歌产生的外部环境及乱世中独特的诗歌特征。第三章为张正见诗歌总体介绍,主要是张正见诗歌流传及结集情况,并考察其诗歌总体概况,认为其诗是通向唐代诗歌的重要桥梁。第四章是张正见诗歌类别研究,从咏物诗、都城诗、写景诗、边塞诗等诗型入手,深入分析各类诗歌的奇警、壮丽、雄阔等特征。第五章为张正见总体诗歌特色,总结其诗歌格律化、主题化、雄奇化三大特点,并考察出现此特点的渊源。第六章是张正见诗歌的诗学意义,主要包括对唐代诗歌的开启和对日本古代诗歌的影响。文章最后附录为考证部分,共分五部分,分别为张正见祖籍考、其祖父姓名考、其生卒年考、其行年考及其诗作系年考。随着当今文学审美观的转型,学术界开始重视和重新评价梁陈诗歌。张正见是陈代诗歌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诗人,所以对张正见诗歌进行研究有如下重要意义:一、有助于全面反映陈代诗歌的总体风貌;二、有利于考察诗歌由古体诗到近体诗的发展脉络;三、对其诗歌分类研究对唐代诗歌研究具有重要诗学意义;四、为六朝个体作家作品研究诗学殿堂增砖添瓦。鉴于前人研究少、材料少等种种局限,本文考证工作极为困难,虽然本人已力求客观、翔实,但毕竟文中观点是发前人之未发,研究结果也是尝试性的。本研究还存有许多疑难问题,希望本文能在张正见诗歌研究领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有标记的句式,汉语“把”字句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语法构块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做出了大量有价
水流引起桩基周围地基冲刷是海洋工程中的经典课题,由于问题涉及流体动力学和土力学的交叉内容,加之试验技术和计算能力的限制,这一冲刷过程仍有很多方面尚待进一步厘清。开
张舜民是宋代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与文学家,但是他在文学上的地位与作用一直没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拟对张舜民其人在宋代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作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对其诗
驾驶决策是驾驶员对不同交通场景进行判断、选择,并产生驾驶行为的过程。驾驶决策的研究起源于人因工程学,并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而逐渐受到关注。驾驶决策的研究范式主要采
“说”是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以说(shuō、shuì)名篇,为说明事物、阐述事理、发抒感情而作的以叙事、议论和说明为主的文章。说文文体是中国古代文体中重要的、历史悠久的
明清“虞初”系列小说是指以“虞初”命名的文言小说总集,它以西汉时期虞初《周说》为源头,包括明代佚名《虞初志》、汤显祖《续虞初志》、邓乔林《广虞初志》、清代张潮《虞
路政管理与执法是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道路、公路进行维护,并对周边的环境和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合法的治理等。为使道路、公路有效地发挥其社会与经济效益,路政管理及执
本文试图结合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刘将孙作品的综合、归纳和分类把握,以展示刘将孙的文学思想和作品风貌,并结合宋元易代之时的社会和文坛情况,阐释刘将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迁西县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并心绞痛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外教育理论界和学校实践中关注的热点,虽然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学校“硬件”日渐改善,办学条件差距也不断缩小,但教学质量的差距仍然清晰可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