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而目前西医治疗方法存在着相对局限且副作用大,远期疗效较差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合脐敷(通便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并探索其用药时间长短对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的影响,为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选取符合试验标准的64例患者,均为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其中观察组2例失访,最终疗效评价30例;对照组3例失访,最终疗效评价29例。共观察59例便秘患者的远期疗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症状总积分等方面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通便贴脐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延长其用药时间。中药主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而成,具体药物组成:北柴胡15g,炒枳壳15g,白芍10g,陈皮l0g,炙香附l0g,川芎l0g,川楝子15g,醋莪术l0g,酒大黄6g,生甘草6g(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煎颗粒,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通便贴(由大黄、木香、紫苏梗、薄荷组成,为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煎颗粒,按6:3:1:0.6的比例配成,取适量以黄酒调成膏状装于贴敷膜中)神阙穴位贴敷,每日1次,每次2h。观察组疗程为4周,对照组疗程为2周,两组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良好的生活习惯,心身调护。3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对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便秘症状总分及各单项症状包括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排便难度、腹胀、腹痛、暖气、纳差、肠鸣、烦躁易怒评分在治疗结束时及结束1周、4周、8周时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两组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1周、4周、8周时便秘远期症状总分、排便间隔时间评分、粪便性状评分、排便难度评分、排便不尽感评分、腹胀评分及纳差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排便速度评分、暖气评分、肠鸣评分、烦躁易怒评分方面在治疗结束1周、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治疗结束8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痛评分在治疗结束1周、4周和8周时,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柴胡疏肝散加减合脐敷(通便贴)总体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其疗效随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发挥作用,远期疗效较好。2柴胡疏肝散加减合脐敷(通便贴)用药时间的长短对于维持远期疗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用药4周疗程的远期疗效优于用药2周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