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指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困难,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地区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逐渐增加的同时,农村地区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已高于城市学校。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环境的闭塞、留守儿童的增多、师生安全意识的淡薄及安全知识的缺乏都是导致农村学校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校园安全是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所以,如何通过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来防范和处理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梳理甘肃省G县农村寄宿制初中的校园安全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校园安全管理的原则与对策,以期对农村寄宿制初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所裨益。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起,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校园安全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通过对G县农村寄宿制初中的调研走访、各样本学校基本情况的调查,综合归纳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调查问卷和访谈所反映的信息,对几所样本学校的校园安现状、学校安全教育、教师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及对学校安全现状的评价进行了描述。第三部分总结了G县农村寄宿制初中在校园安全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学校安全制度不完善且与实施脱节;学校设施设备不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的形式不乐观、效果不佳;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等校园安全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总结为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方面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G县农村寄宿制初中存在的校园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就如何解决G县农村寄宿制初中存在的校园安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经费的投入;丰富安全教育的形式及内容;通过治理校园暴力来保证校园安全;实行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