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FDI规模下降,投资结构发生变化,由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致中国制造业FDI总量下降,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增加、税收政策调整、国内市场饱和、竞争加剧,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量撤离中国,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受国际、国内FDI规模及结构变动的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FDI存在此消彼长状况,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深入分析研究重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现状、效益及发展趋势,应对FDI变动对重庆制造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影响,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构建企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比较内外资、各行业和各公共因子得分,总结出重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效益水平及特征。同时,采用双对数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影响重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效益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最后,结合以上实证分析结果,从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来看,重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效益综合得分为-0.02,低于内资投资工业企业效益水平,两者之间的得分差值为0.03。第二,从效益来看,重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得分为-0.06,社会效益得分为0.0022,分别低于内资投资工业企业0.08和0.02。第三,从行业来看,在选取代表重庆支柱产业的6个行业中,有4个行业的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效益得分低于内资;同时,在选取的30个行业中,电气机械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得分较高,非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得分较低,且各行业的重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得分差异显著,最大得分差值达1.43。第四,重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与研发投入、城镇化率和互联网用户数的弹性分别为0.36、5.78以及0.51,且前两者是其格兰杰原因;重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社会效益与人均GDP、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占GDP比值和第三产业占比的弹性分别是1.41、1.08以及-8.22,且前两者是其格兰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