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由集体性向个体化转变的过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特征显著增加,把握这两种社会的特征和变化十分必要。在个体化社会背景下,家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征:男女性别角色改变;婚姻关系深刻变动;固有家庭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家庭模式转变。对于农村家庭观念个体化的观点,目前已有研究分为以家庭伦理失范论为代表的消极视角和家庭集体主义仍是主流的积极视角。本次研究反对简单二分法来看待家庭观念,分别从家庭观念的不同维度来探讨家庭观念的个体化趋势,尝试分析贝克论述的个体化家庭观念是否适用于快速发展变化的中国农村。本次研究试图探索"在贝克论及的家庭观念三个维度,中国农村目前处于怎样的状态?" "哪些不同人口背景人群的个体化家庭观念有哪些差异?""而由于家庭观念个体化程度的不同,农村居民又可以细分为哪些亚型?"等一系列问题。本次研究以CGSS2012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数据,基于家庭模块的概念测量,综合有关统计软件和数理分析,了解农村居民的家庭观念在贝克论述的夫妻性别角色分工观念、婚姻多元化观念、代际责任义务观念三个维度的具体状态,并与已有研究进行验证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夫妻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上,夫妻双方都应该挣钱养家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刻板性别印象仍有残留。婚姻多元化观念参差不齐,对于离婚态度有所宽容,同居态度仍相对保守,并且呈现出显著的人口背景差异。代际关系上,赡养父母抚育子女,承担家庭责任仍然为大部分农村居民所接受。同时进一步探讨,在家庭观念内,依据不同个体与责任取向,进一步将农村居民又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责任-个体双取向型"、"奉献家庭型"、"游离型"、"传统保守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