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业的历史源远流长,农业是中国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中国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农业的好坏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企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农业的关键所在。但随着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其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收购农产品存在季节性资金需求,而需要融资时又因为企业信用等级达不到提供资金方的要求而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由于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发展并不健全,绝大部分农业企业只能通过传统的适用于工业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进行评级,进而在银行所主导的间接融资市场上融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而且农业企业往往存在着资本金实力薄弱、企业销售回款不透明的情况,在面对传统以工业企业为主的信用评级体系时,农业企业的信用评级往往会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当农业企业信用风险大量产生时,就可能导致农业企业在授信者一方得不到金融支持,从而对农业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对农业企业进行有效的信用评级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使农业企业得到及时准确的金融支持,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大量信用评级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以及国内主流评级机构所采取的常用信用评级体系和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在对云南省农业企业的调研中所获得的丰富企业资料和云南省农业企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包括企业偿债与资产管理能力、企业获利能力、企业发展潜力以及企业治理能力这4个一级指标,以及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农业政策的扶持力度、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农业成果转换能力、销售增长率、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情况、农业创新力、企业涉诉查询、农业企业家征信情况、企业征信情况和企业订单违约情况这1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云南省农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得出指标权重,为指标体系赋权。最后本文将建立的云南省农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将真实案例中的云南A公司的实际数据代入前文建立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中计算,并分别得出各项得分,分别为:一级指标企业偿债与资产管理能力29.6分(满分36分,得分明细为流动比率8分,速动比率1.6分,资产负债率6分,存货周转率7分,应收账款周转率7分);企业获利能力10.9分(满分21分,得分明细为资产收益率0.3分,销售净利润8分,销售收入增长率2.6分);企业发展能力17分(满分19分,得分明细为农业政策的扶持力度5分,农业成果转换能力4分,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情况5分,农业创新力3分);企业治理能力24分(满分24分,得分明细为企业涉诉查询6分,农业企业家征信情况6分,企业征信情况6分,企业订单违约及货款拖欠情况6分);总得分81.5分,此时对照云南省农业企业信用登记表,可得出A公司的信用评级结果为A级,随后我对A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并耐心验证,最终证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与信用评级体系所反映的信用评分基本相符,从而证明了可以将这一套因地制宜的云南省农业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推广应用,为云南省更多的农业企业融资服务,助力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及扶贫产业的发展。此外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了云南省农业企业信用风险的一些防范控制措施,为日后对云南省农业企业的信用评级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些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