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11地级城市农地流转效率差异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稀缺资源,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实现就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政策对于农地流转的扶持与日俱增,使得农地流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得以推广,农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依靠和保障,随着农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农地流转的效率也应该被重视,然而,就目前现状来看,农地流转的效率并不显著。因此,将11个地级市置于同一个效率评价体系下,不仅能够较为直观的了解各地市农地流转效率的相对高低,而且有助于比较各地级市彼此间效率差异的所在,对于不同地区流转农地的投入产出结构的调整、对于不同地区进行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农地流转效率相关概念以及总结归纳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农地流转效率量化为农业增产效率与农民增收效率两个方面,建立农地流转效率的测度框架,选取相关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农地流转效率进行测算。文章选取规模报酬可变下的VRS模型对效率值进行计算,为了研究各地市农地流转效率的变化趋势,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基于2013-2015年各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得到各地市2013到2015年效率的变化结果。本文对于11个地级市农地流转效率差异的分析,首先基于DEA对11个地级市农地流转效率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基于DEA对11个地级市连续三年的综合效率差异进行分析,最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11个地级市农地流转效率变化差异进行分析。在效率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得出造成效率差异的原因是流转农地存在投入的冗余与产出的不足。本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整体农地流转效率依然偏低;各地区农业增产效率与农民增收效率存在不平衡性,绝大部分地区农业增产效率高于农民增收效率;2013-2015年间,大部分地级市(占总地级比例为64%)的农民增收效率呈现正增长趋势,只有少数地级市(占总地级市比例为36%)农业增产效率呈现正增长趋势;各地市由于农业技术、资源禀赋与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等的约束,流转农地投入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研究认为,农地流转是提高农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农地流转效率的高低关乎农地利用率的高低,要想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宏观方面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农地流转足够重视,积极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微观方面,则应当根据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调整投入与产出规模,优化农地投入要素结构,尽可能的实现合理的投入产出结构。
其他文献
基于Dubbo与NoSQL的工业领域大数据平台,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将传统工业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
本文基于XX雨量遥测系统利用网络云技术进行系统平台改造升级,实现了各监控站点第一时间将雨量信息传输至系统中心,集中显示以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支撑。对系统建设过程中相关
红鳍笛鲷俗称“美国红鱼”,原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等温热带海区。其特点是个体大、产量高、肉质细嫩、经济效益佳,是福建尤其是平潭县沿海目前海水网箱养殖业引进的优良新
本文根据高校开放式实验室教学与管理需求而设计和实现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从管理平台、通信系统、电源管理、网络层等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Zigbee和Arduino为核心控制器,利用物联网与各种传感器、单片机构成节点,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最终设计完成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法,满足了高校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的要求,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转移的严峻形势长期的二元经济模式使我国形成了大农村小城市的社会格局,在传统大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就业矛盾为低水平的绝对平均所掩盖,但随着市场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苏)经济的原料基地,在俄罗斯(苏)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苏联开发远东过程中,交通运输是远东与苏俄其他地区间的物流和人口流动的桥梁,它直接影响着
翻译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众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其中,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发展,读者对译文的
文章首先对大型事业部制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法对大型事业部制组织的下属事业部进行分类;接着,笔者在对其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