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就是X吗”格式和“不是X吗”、“不就X吗”、“不是就X吗”、“不是就是X吗”等格式相近,它们都作为现代汉语反问句的常用表达式。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不就是X吗”格式为研究重点,以共时研究为主,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及“面子”理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格式的语形、语义、语用及其与相近格式的比较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从语形的角度看,“不就是X吗”格式由常项“不就是”、“吗”和变项“X”构成,但该格式存在以下变换形式:“不是就是X吗”、“不是就X吗”、“不就X吗”和“不是X吗”,它们是该格式的相近格式。从语义的角度看,本文考察了“不就是X吗”格式内部成分间的语义紧密关系,将“不就是X吗”的语义类型归纳为“结果”义、“确定”义和“主观小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就是X吗”格式的语义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了该格式与前接句所存在的七种语义关系类型:顺承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递进关系和转折关系;与后续句所存在的三种语义关系类型: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从语用的角度看,“不就是X吗”格式具有“表达成”、“表断言”的语用功能。“表达成”功能有三种情况,即分别在某一条件、假设或因果关系下会达成某一结果。“表断言”功能有两类:“事实确认型”和“观点反驳型”。该格式的语用功能与“面子”密切相关,论文进而从“面子”理论的角度阐释了该格式的使用特征。最后,论文从语形、语义、语用的角度,将“不就是X吗”与其相近格式“不是X吗”、“不就X吗”、“不是就X吗”、“不是就是X吗”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