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知识的载体——人,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趋势。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简称QWL)是人本管理思想的一种体现。自20世纪60年代工作生活质量被提出以来,引起了国外学者及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及企业家们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了对其定义、结构维度以及测评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但总体上来说,工作生活质量在我国仍然是个较为陌生的概念,我国对它的研究及应用仍处在初级阶段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或框架。 目前,85后员工逐步步入社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成为企业的主力军,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动力。85后员工指的是1985年以后出生的员工,在我国,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他们的成长环境伴随着国内的经济巨变,物质条件优厚;同时也是我国计划生育执行时期,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开放;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他们不断地接受着新鲜事物,接受着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文化。该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对工作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感知。他们的工作观念不再是靠工作糊口,而是有更高的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工作质量的期许。 在85后员工步入工作以来,他们的离职问题也备受关注。近日有不少新闻媒体报道,该群体离职理由千奇百怪:异性同事少,上班时间太早等也可以成为他们离职的理由。这些看似奇怪的离职理由却反映出他们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自我认识,所以从时代背景出发,站在工作生活质量的角度研究85后员工的离职倾向问题显得迫在眉睫。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员工更加注重工作生活质量,而对该群体工作生活质量认识和学习,研究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则能很好的了解该群体员工离职的前因变量。从这一角度出发,能够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帮助,从工作生活质量角度降低这些新员工的离职倾向,避免企业人才的流失,达到双赢的目的。 因此,构建一个符合85后员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并研究该群体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是本文的重点。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员工视角的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并验证它对特定员工离职倾向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和统计方法对85后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系统的研究:详细回顾了学者们先前的相关理论,从工作生活质量的内涵出发,对文献进行统计研究,在此基础上对85后员工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会议法对该群体工作生活质量指标做了深入探讨,而后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得出85后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五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九个二级指标。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该群体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与其离职倾向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