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TLR4水平与颅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来源 :泸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LR4及其变化,探索TLR4在颅脑损伤中的表达与颅脑损伤病情的相关性,并探讨TLR4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45例颅脑损伤患者(实验组)伤后1.3.7天和15例正常成年人(对照组)随机1.3.7天血清TLR4含量。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型组各1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23-70岁;正常成年人(对照组)为志愿医务人员。于选定时间点空腹时静脉穿刺收集血液并迅速离心(1000转离心20分钟),分离出血清。标本放置在-20度密封保存,时间小于2月。检测时标本在室温下平衡并确定酶标板孔数,将标准品.待测样本按每孔各50微升依次加入,在待测样本孔中依次加入10微升生物素标记物,在标准品.待测样本孔分别加入50微升酶联亲和物,充分混匀,将包被微孔板覆膜并在37度孵育反应60分钟后弃液.清洗液反复冲洗并扣干,每孔依次加入底物1和底物2,混匀后避光反应15分钟,再于每孔加入终止液50微升终止反应,于30分钟内使用酶标仪在450纳米下读取O.D值。以标准品浓度和其O.D值绘制出标准曲线图,在标准曲线图上根据每个待测样本的O.D值再查找出其对应的浓度范围。收集实验组的各小组各时间点的TLR4的资料;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统计所得数据。[结果]以TLR4浓度值>0.5ng/ml为阳性。实验数据统计表明:实验组中所有标本(N=45x3)TLR4均有表达。TLR4表达和颅脑损伤伤情分型有关,15例轻型颅脑损伤血清TLR4表达为阳性者5例,表达率为33%;15例中型颅脑损伤血清TLR4表达为阳性者9例,表达率,60%;15例重型颅脑损伤血清TLR4表达为阳性者13例,表达率87%。1中。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TLR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组和轻型颅脑损伤组血清TLR4表达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且血清TLR4在第3天达到最高值,在第7天下降仍维持较高水平,这提示血清TLR4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3183,P<0.05),这提示:TLR4与颅脑损伤有关,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结论]1TLR4在颅脑损伤患者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成年人,这提示TLR4表达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关系密切;2 TLR4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与颅脑损伤轻重程度呈正相关,表明TLR4参与了颅脑损伤后机体损害;3在脑水肿高峰期(伤后第3天),TLR4达到最高值,随着脑水肿逐渐减轻,TLR4逐渐下降,表明TLR4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损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鱼油干预对腹部大手术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炎症介质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由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住院的胆道探查+左肝外叶切除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PNS)合并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血栓分布特征,总结经验,以求对今后临床工作有所提示。方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要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义务教育改革从小范围内
2014年6月,我国的世界遗产家族又增添两名新成员——大运河项目和丝绸之路项目。因运河漕运,朱仙镇走向繁荣,鼎盛时期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其衰落更是与黄河水患、运河漕运退
目的:研究将TGF-β1基因真核表达型质粒pCMV6-TGF-β1-GFP与胶原/壳聚糖支架复合,制作成基因激活基质的方法,探索基因激活基质对诱导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为关节
生物力学是力学与生物学、生理学以及医学等诸多学科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生物力学以生命体为研究对象,它从生物个体、组织、器官以及细胞和分子等不同
为适应中国快速发展的消失模铸造市场和促进中国消失模铸造技术的进步,亚什兰消失模铸造涂料技术已引入其中国公司,并成功地完成了国产化批量生产。国产化亚什兰消失模涂料系
目的:观察皮瓣组织发生缺血再灌注后形态学的变化;对比研究皮瓣组织缺血再灌注组与非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缺血再灌注组与非缺血再灌注组的皮瓣组织不同
摘要背景和目的: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心脏的唯一性,使得脑死亡供心是心脏移植的主要来源。因此对脑死亡状态下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