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侧,雅鲁藏布江中游,该区新构造活动强烈,地质背景复杂,使得该区集中分布着一系列的大、巨型地质灾害。本文基于滑坡遥感解译和滑坡野外调查验证,建立了川藏铁路加查-朗县段的滑坡空间数据库,选择了地面高程、地形坡度、地面坡向、平面曲率、地层岩性、距河流距离、距断裂带距离、距道路距离和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及年平均降雨量等10个因子,基于ArcGIS软件平台,采用证据权模型和概数比模型,对研究区的滑坡进行易发性评价。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比较发育,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滑坡以中型规模为主、泥石流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崩塌以小型规模为主。区内地质灾害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分布规律和岩性分布规律特征。2、运用WOE模型和FR模型建立了研究区内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体系,通过计算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可知,影响研究区内滑坡发育的主要是断裂带、地层岩性、道路、河流这几个因子。通过因子分级图与滑坡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滑坡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缓、地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岩层硬度较低的区域,主要是沿着道路、河流、断裂带呈带状分布,总体上距离道路、河流、断裂带的距离越近,滑坡发育的面积越大。3、根据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分析结果,按滑坡易发程度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根据易发性分区图可知,研究区内滑坡具有西南区域滑坡易发性程度较高,东北区域滑坡易发性程度较低的特点。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内发育的滑坡数量占滑坡总数的86%以上,研究结果与已知滑坡的分布情况较吻合,可以为即将修建的川藏铁路等大型人类工程活动的规划和建设实施提供参考依据。4、采用成功率曲线对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检验,WOE模型的正确率达到了0.83,FR模型的准确率达到了0.80,两个模型都具有较好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