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倾向日益增强。东北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从东北亚地区现实经济结构来看,现阶段组建由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朝鲜等各国参与的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复杂性,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合作步伐的缓慢。但这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贸易结构,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促进深入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是迫在眉睫。蒙古国与我国接壤边界线最长的邻国。中蒙自古以来历史源远流长,经贸往来频繁。近年来,中蒙关系与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合作区域不断扩展。从1999年开始中国己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投资国,而且一直保持到现在。中蒙两国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两国经贸发展前景广阔。因此中蒙两个国家相临或相近的地区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则是当前比较现实的选择,又是东北亚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突破口,发挥其示范效应。通过以中蒙次区域经济合作为先导作用,促进东北亚其他国家积极参与该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从而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和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相关综述。第二章,本文的理论部分,先概括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界定,并总结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特征。并且还阐述了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中国与蒙古国经贸合作历程与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中蒙两国建交以来的边境贸易情况,把中蒙经贸合作合作历程分为起步阶段、萎缩阶段、恢复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分析了每阶段的贸易结构。第四章,研究了中蒙次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并提出了中蒙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针对中国与蒙古国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