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文化刚开始仅仅是一场运动,是由于美国的少数族群不满主流文化对其施行的同化政策而发起的,并在该运动中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而后,经少数民族、女性主义者、文化不利者、边缘群体等弱势族群的支持,到20世纪60年代,终于汇聚为一股力量,形成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影响最深入实践最广泛的基地就是美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广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并指导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在实践中顺利实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多元文化教育行为准则、法规、方案等,统称为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主要有两个:肯定性行动计划,为了补偿在美国历史上一度受到歧视与不公正待遇的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双语教育政策,为了解决移民法修正后,大量非欧移民的子女入学后由于听不懂英语而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教育问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主要成绩都是这一时期取得的,如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入学率的提高、打破高校教师全部由白人男子担任的传统等。第二个阶段是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调整期,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由于陆续发生多起具有影响力的关于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法律纠纷,还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效果的不理想,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争论和探讨。美国联邦政府在这种形势下也重新审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并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调整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针对肯定性行动计划而提出的“209”提案,认为肯定性行动计划是对少数族裔的优待,这造成了少数族裔对白人的“逆向歧视”;一个是针对双语教育政策而提出的“227”提案,认为双语教育是为美国的分裂埋下的一颗炸弹,主张废除双语教育转为实行侵入式英语教学,主张英语唯一语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对美国高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期,主要是肯定性行动计划和双语教育政策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美国高校学生对多元文化教育的需求,促进了高校中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添加模式和课程整合模式的开发;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调整期,主要是“209提案”和“227提案”的通过立法,转变了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路,而将课程模式转变为课程转换模式和课程拓展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得出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美国政治行为对教育政策制定的制约,美国联邦法院不置可否的态度的影响,以及美国个人主义哲学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三点建议: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建构过程中要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背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贯彻、执行需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以保障;加强高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构建和师资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