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墨人物画的变革与发展是20世纪中国画演进中最突出也是最显成就的部分。这个在中国画领域中最具有表现力和趣味性的绘画形式,经过了一百年的历炼之后,终于超出山水、花鸟画而占居了主要位置。她是经过了怎样的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并且对未来的水墨人物画具有怎样的启示?跨入21世纪的初始,分析与理清水墨人物画在20世纪的发展轨迹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价值。 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变革是以引入西方写实绘画为导火索的,并且她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都与西方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一个不断碰撞与融汇的过程。本文从绘画的角度,站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上,对笔墨与造型、构图、色彩三大绘画元素进行分析各自在不同时期与西方绘画的碰撞与融汇,从而完成水墨人物画向现代化的转型。 笔墨与造型的关系是20世纪水墨人物画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所有20世纪关于中国画的论争,几乎都是围绕着水墨人物画处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展开的,即在引入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体面造型后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平面造型的矛盾与兼容,这是一个不断碰撞与融汇的二律背反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特殊的文化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个阶段性很强,又非常清晰完整的更生与历炼的过程,其中每个时期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们对时代审美气息与个人气质的敏感把握及对笔与造型兼容的实践与努力为水墨人物画的笔墨与造型向现代化转换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他们具体作品的分析,可较明了的把握这一过程的脉络,从而更客观的理解与评价20世纪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得与失。 相较于笔墨与造型,构图的发展与演炼就显得没有形成那么自然的阶段性,由于古代水墨人物画的构图基本还归属于山水、花鸟画的构图形式,还未形成独立的、统一的程式与规律,因此构图上对西方绘画的借鉴与运用就不显得那么尖锐与困难,更是由于几位突出的艺术家的贡献,如林风眠、周思聪等,使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构图拓展了空间,为迈向21世纪的当代水墨人物画构图奔向自由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因此,对作品构图的分析就显得具象而富有逻辑。 水墨人物画的色彩一向是一个既被忽视又非常敏感的话题。特殊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色彩观——哲学色彩观。这是20世纪水墨人物画所面临的困难与困惑。在精神上乃至在技术材料上的难以解读,我认为中国水墨人物画走色彩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尽管 更生与历炼有些画家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并获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并不说明水墨人物画对色彩解读的绝对成功。 水墨人物画在20世纪经过西画体面造型的植入而生发碰撞与融汇和回归传统笔墨本体意识的反复磨砺之后,应该进入一个更加理智、冷静、灵活、开放的多样发展时期。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绘画的实践不能脱离其时代性,漠视对当代人物形与思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寻找新的表现方法,拓展新的表现语言,把传统的绘画语言文本转换为现代的绘画语言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