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倍受重视,但作为市场竞争中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黑龙江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中小企业扶持政策。2005年,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10年,颁布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多年来,通过这些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了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力量。对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政策体系的研究不仅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政策体系依然不完善,如政策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程度低,金融政策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财税政策支持手段难以发挥作用,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等。因此,亟待对现行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政策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发挥政策体系的引导作用,促进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繁荣发展。运用中小企业存在理论,分析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必然性;通过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分析了中小企业可以成长和发展的条件和原因;通过研究政府干预主义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扶持的重要性。运用比较分析、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从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政策发展历程入手,系统的对黑龙江省扶持中小企业的公共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阐述了中小企业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分析了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运行的现状,提出了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省份的中小企业政策实施,对其完善的模式和先进经验进行了借鉴总结。最后结合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政策体系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构建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发展中小企业财税政策,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政策,发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政策等五个方面。从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政策体系”这一视角研究是论文的创新,国内专家、学者对黑龙江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单一、具体政策的研究较多,但对政策公共政策的“体系”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公共政策体系”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政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