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部新近系生物礁碳酸盐岩孔渗层变化与成因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礁储层具有良好的物性条件,易形成大型油气藏,因此,生物礁油气藏在世界油气储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南海作为中国最大的边缘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本文力图通过开展南海西部岛礁区碳酸盐岩-生物礁孔渗层变化和成因特征对比的研究,即企望对此有所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对于南海西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也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区位于南海西北部陆坡区。按照基底构造和上覆沉积地层特征,可分为东部岛礁区和西部盆地区。东部岛礁区为西沙隆起的较高部位,海水较浅,基底之上直接覆盖礁相沉积地层。中新世以来,西沙海域礁相碳酸盐岩普遍发育。在东部岛礁区,较纯净的中新世礁相碳酸盐岩直接覆盖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之上,一直持续到现代[1]。本文主要以东部岛礁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样品取自西沙岛礁区内永乐环礁的羚羊礁、甘泉岛、全富岛、银屿、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鸭公岛,华光环礁以南15km的盘石屿环礁,宣德环礁东南部与永兴岛同处在一个礁盘上的石岛,隐伏于西南部水下的银砾滩,七连屿东段的北岛、南岛和在其西部礁坪上的赵述岛以及东岛环礁上的东岛和浪花环礁共19个岛礁的43块表层样品,以及西琛1井和西永2井的部分钻孔取心资料,研究其碳酸盐岩类型、孔渗层变化及成因特征。研究东部岛礁区和西沙群岛现代生物礁的基本思路与科学依据,主要本着海陆对比和将今论古的原则。有鉴于目前所发现南海新近系生物礁油气田储层体系大多为中新世生物礁,而西沙群岛中新世生物礁与盆地区中新世生物礁应当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只是后期构造运动等的差异导致盆地区生物礁-碳酸盐岩台地构造沉降形成现今分布和赋存的不同,换句话说,研究西沙群岛中新世生物礁将能获得深海盆地区中新世生物礁的信息,是目前深水盆地区钻前获得生物礁储层体系孔渗层特征的捷径;同理,研究现代西沙岛礁的沉积成因特征对于盆地区古代中新世生物礁的意义不言自明。本文在大量区域地质和古海洋环境研究基础上,针对西沙岛礁生物礁碳酸盐岩表层样品和西琛1井802.17m及西永2井600.33m全取心钻孔珍贵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心编录、采样,选取典型样品完成了岩石学切片,偏光显微镜分析、全岩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电子探针(波谱和能谱)分析和孔渗层分析;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各岛礁表层的沉积物多为生物碎屑碳酸盐岩,矿物为高镁方解石、文石和低镁方解石;而钻井中新世岩心主要为白云岩和灰岩,矿物为白云石和方解石。针对西琛1井的孔渗性测试数据的研究,包括孔渗层特征和组合关系,确定主要孔隙组合类型是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是强烈白云化作用产物;创新开展了西沙群岛新近系碳酸盐岩储层白云化作用特征和机制的研究,提出白云岩成因可能为混合水+热液—微生物的多成因作用模式。
其他文献
穿越类影视剧是近两年快速发展起来并充斥于影视的荧屏和荧幕的一种新兴类型剧。穿越剧中的“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是一种时空交错的表达方式。穿越类影视剧是对穿
在我国,“红色经典”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精神上都给予一代人深厚的影响。在当下这个价值理念多元的社会中,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红色经典”被炮轰
本期市场价格出自美特好太原火车站店,与去年3月相比,变化如下:卫生纸类产品价格与去年基本一致,个别品种价格微降。斑布品牌的女性生理期专用卫生纸是今年的新面孔。面巾纸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