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城市空间扩展及生态环境健康分析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x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实际情况,以贵阳市区(含七区及其周边地区)为实验区,在RS、GIS的支持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对城市发展空间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吸收已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环境评价以及国土资源评价相关成熟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的理论框架以及指标体系,并利用GIS建立生态环境健康综合评价数据库,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评价与成果的可视化表达;利用GIS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健康变化进行探究。 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1)在研究时段里,贵阳市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扩展迅速,城区的周围大量耕地被占用;独立工矿用地增加迅速,且主要增建“热点”区域为交通较为便利的公路沿线;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减少“热点”区域为城区周边及交通道路沿线。 2)研究时段贵阳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城市总体的扩展分布呈均匀—不均匀—均匀三个阶段,地貌分布直接影响了城市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展分布,建设用地的扩展主要发生在起伏度小于30m的平缓地形区,由于地貌条件的限制,城市发展总体上呈现西北、西南和东南向拓展的城市开发格局。城市空间扩张呈现分散式空间跨越方式,出现分散组团发展的空间格局。 (2)生态环境健康变化 根据生态环境健康环境变化指数,贵阳市城区的环境健康度降低,说明贵阳城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已经到了即将从安全向不安全转变的边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有退化,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 从健康状态区域构成分析,生态环境健康变差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建设较为剧烈的区域。主要由于人口密度大,人类干扰作用显著,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系统活力较低,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严重退化阶段。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巍山县兴巍民族工艺厂扎染废水的特点和治理要求,对“格栅→水解调节池→厌氧折流板→生物滤池→跌水接触氧化池→垂直流人工湿地”组成的生物生态组合工艺进行了研究
水是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资源,是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持续良性循环的控制性要素。近年来,叶尔羌河流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水电开发项目,在为流域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生态问题将成为叶尔羌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协调好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叶尔羌河流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水资源、生态环境出发,以水生
PM2.5主要来源为煤的燃烧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土建施工场地排放、裸露的土地扬尘、生物质的燃烧排放和厨房油烟排放等。其中分别为一次来源与二次来源,一次来源为直接排放的一次粒子,二次来源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为PM2.5中占比较重的二次生成物,他们分别由SO2、NOx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来。而硫酸盐和硝酸盐对大气环境质量和气候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开展研究南昌地区无机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