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东营凹陷西部及阳信洼陷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录井、完井及模拟实验资料分析,对该区二氧化碳气藏以及与其相伴生的烃类油气藏特征、岩浆侵入体(火山通道)与烃源岩、二氧化碳气藏及其伴生的烃类油气藏的空间关系,岩浆活动对烃类油气藏、非烃类气藏的共生关系及其成藏机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到如下认识: 1 东营凹陷西部及阳信洼陷岩浆侵入体(火山通道)与已知的二氧化碳气藏存在三种空间关系,即岩浆侵入体-断裂-二氧化碳气藏沟通型、岩浆侵入体-二氧化碳气藏储集层接触型、埋藏火山通道-二氧化碳气藏储集层接触型。 2 东营凹陷西部及阳信洼陷的烃源岩主要有三套:沙一段、沙三段及沙四上段。其成熟度R0多处于0.3%-0.5%之间,属于未熟-低熟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在阳2、5井、阳25井、平方王地区、平南地区、花17井区、高青甲烷气藏区以及高青花5井南部稍偏西地区发育,但在高青花24井及其南部地区不发育。 3 东营凹陷西部及阳信洼陷岩浆侵入体(火山通道)、烃源岩与烃类、非烃类油气藏主要存在两种空间关系,即岩浆侵入体(火山通道)-烃源岩-断裂-烃类、非烃类油气藏沟通类型和岩浆侵入体-断裂-二氧化碳气藏沟通型。 4 控制该区烃源岩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动力是岩浆活动所提供的热能。有机质大规模向烃类油气转化的阶段主要是在岩浆的侵入阶段。 5 二氧化碳的气源体主要有两种重要的地质形式即侵入体和埋藏的火山通道,二氧化碳大规模释放及成藏期是在岩浆的冷却结晶阶段。 6 岩浆活动控制着该区烃类油气藏、非烃类气藏的形成,但烃类油气藏和非烃类气藏的形成期不同,烃类油气藏的形成是在岩浆侵入期,而非烃类气藏的形成主要是在岩浆的冷却结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