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推动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全面发展,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的目的,本文运用调查分析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法,以广义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从技术创新的产品、组织管理、科研、生产、市场、环境等六个方面内容,分析了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国内外主要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今后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前广西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随着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阻碍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在产品方面,缺乏蚕桑种资源库,蚕种和茧丝质量较低,桑蚕品种功能和用途单一;组织管理方面,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企业与蚕农利益分配不合理,桑蚕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够;科研方面,桑蚕产业专业人才总体上依然缺乏,科研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生产方面,缫丝厂的蚕茧加工能力不强,桑蚕产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不少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推广;市场方面,产业链不完整,市场管理不规范,区内市场开拓不充分;创新环境方面,支持桑蚕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投融资渠道较单一。为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本文对国内外主要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产品方面,倾向于以杂交方式培育高产优质,并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桑蚕品种;生产上,倾向于机械化、省力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生产;组织管理上倾向于贸工农一体化;科研上,注重产学研合作,并建立龙头企业的桑蚕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市场方面,着重内部市场的拓宽,完善产业链,注重品牌化,政府适当调控;环境上,除了政策支持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桑蚕产业。同时,指出可供广西借鉴的经验:培育和使用高产优质品种;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建立企业科研中心;促使桑蚕产业向省力化、区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以拓宽内销和完善产业链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政府要充分创造有利于桑蚕产业发展的环境;以龙头缫丝企业为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分析现状、问题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今后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产品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建立蚕桑种资源库,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品种;组织管理方面,确立龙头缫丝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健全桑蚕产业组织管理体系,推广产业化经营模式;科研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生产方面,整合资源,提高缫丝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大力推行省力化养蚕和推广先进的桑蚕产业生产技术,并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市场方面,完善桑蚕产业市场体系和产业链并充分开拓广西区内桑蚕产业市场,加强人文建设,开辟旅游化的桑蚕产业市场;环境方面,进一步完善桑蚕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多渠道的桑蚕产业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广西桑蚕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