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例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主要证型及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上辨病论治提供数据支持,并为科学研究该病提供有关流行病学依据;初步探讨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试管情况与年龄、BMI及盆腔手术的相关性,为初步拟定本病的相关防治方案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方法,对3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卵巢低反应患者主要证型及症状的分布规律,分析年龄、BMI及盆腔手术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试管情况的影响,分析卵巢低反应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不孕病程、年龄、流产次数、异位妊娠及盆腔手术等的分布情况。  【研究结果】  1.316例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81±4.64岁,最小为26岁,最大为48岁。  2.初步显示316例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血瘀证型103例(占32.7%),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70例(占22.1%),肾虚肝郁证型36例(占11.4%);单证型中以肾虚证最多(占94.3%),其次为肝郁证、血瘀证;肾虚证的患者以肾阴阳两虚(占29.4%)、肾阳虚(占28.7%)与肾阴虚(27.6%)为主。  3.初步显示316例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按证候虚实分类,主要为虚实夹杂证,共279例(占88.3%)。  4.初步显示其主要中医症状为:性急易怒、腰膝酸软、经血夹块、健忘、神疲力乏、畏寒肢冷、脱发、胸胁胀痛不舒、经前乳房胀痛、经色暗红、五心烦热、经行腹痛、口渴咽干、夜尿频多等。  5.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试管情况与年龄、BMI及盆腔手术相关性分析初步得出:不同年龄组的患者末次IVF取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患者的周期取消率高于年龄40岁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35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及≥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正常组的末次IVF取卵数高于超重组,而其周期取消率低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差异(P>0.05);有盆腔手术史患者的周期取消率高于无盆腔手术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末次IVF取卵数、临床妊娠率比较无差异(P>0.05)。  6.初步显示随年龄增加,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肾虚肝郁血瘀证及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在有盆腔手术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均大于无盆腔手术者。  【研究结论】  1.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年龄以37-42岁者居多;  2.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型为:肾虚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肾虚肝郁证;单证型以肾虚证为主,肝郁及血瘀证次之;病性以虚实夹杂为主;  3.初步显示随年龄增加,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肾虚肝郁血瘀证及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在有盆腔手术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均大于无盆腔手术者;  4.本研究初步显示,年龄、BMI及盆腔手术均会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试管情况造成影响:在316例卵巢低反应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周期取消率增高而临床妊娠率下降;超重者的周期取消率高于BMI正常者,而其末次IVF取卵数低于体重正常组;有盆腔手术史患者的周期取消率高于无盆腔手术史患者,对末次IVF取卵数、临床妊娠率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急性期介入针灸康复对中风后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中风后急性期的吞咽障碍采用针灸康复介入治疗提供依据,为未来的治疗探索可供选择的治疗途径。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研究对比经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选取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
目的 考察大鼠骨膜中的成骨细胞经漏芦总黄酮体外诱导后向神经细胞转化的可行性,为临床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方法 从大鼠胫骨内侧获取骨膜,组织块培
目的: 研究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模型(高脂血症复合脑缺血)大鼠血浆血栓素B2 (TXB2)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等相关因子的变化。观察痰瘀同治对上述模型大鼠客观指标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