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群数据采集系统研究开发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jy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快速推进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加速推动着水电站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所提数据采集系统是水电站群集控中心监控系统(以下简称:水电站远程集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数据门户,其主要承担着整个集控系统的数据采集任务,包括与厂站端/上下级集控中心/调度中心的远程通信、信息交换、规约处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通信以及数据转发等。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大多采用紧耦合的方式进行构建,各项应用功能模块被打包在一个工程里,未能实现功能层面的有效分离与解耦合,难以进行分布式开发与部署,且系统运行维护与升级困难。在实际工业运行过程中,这种紧耦合结构的数据采集系统在数据吞吐能力、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存在的性能瓶颈已日益凸显,已难以满足当前“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智能水电站建设的需求。因此,结合先进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一套满足智能水电站集控业务发展需求的水电站群数据采集系统已十分必要。本文对水电站群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涉及系统硬件与软件架构设计以及历史数据库设计,针对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各功能模块紧密耦合的问题,借助面向服务架构思想(SOA)将系统进行解耦合,将原本集中式结构的系统转换为松耦合的分布式系统。与此同时,提出了基于异步事件驱动机制的IEC60870-5-104规约处理方法,以提高系统数据采集的稳定性。此外,针对传统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系统安装部署复杂,兼容性与可维护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构建系统人机交互子系统的实现方案,使得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复杂的客户端软件,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对系统进行跨平台Web访问,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另外,将系统部署至云平台上,可充分利用云技术具备的技术优势,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扩展性。本文结合广西某流域小水电站群集控中心建设项目实际应用需求,采用微软.NET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水电站群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接入实际工程数据,将系统投入在线运行,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突破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瓶颈,适应了未来智能水电站集控业务的发展需求。
其他文献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其应用技术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以双鸭山市的省公路路网项目为例,概略叙述GPS系统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以国内率先完成并得以实践的江苏沿江地区区域供水规划为基础,重点分析水源地和水厂整合与建设、城乡区域供水管网敷设、跨行政区供水协调、城乡供水市场化运作等核心问题。
本文以建立苯乙胺的快速检测技术为研究目的,利用积分脉冲安培法和电流-时间(i-t)曲线法测定苯乙胺,对两种方法的测定条件分别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测定效果。结果表
紧紧围绕《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为企业、为国家培养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管理者"的教学目的,展开实践,探索管理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
现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要标志,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将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运用行动研究、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
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问题,有关规范虽已有详细规定,但仍有若干问题没有明确具体作法,给工程
对长输管道杂散电流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表明我国在杂散电流监测标准的制修订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杂散电流监测设备还比
当下,优秀的文化作品及其衍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陕西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资源丰富。本文以陕西丝路文创产品为例,探寻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的新思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受污染坑塘,可以在不完全截污的情况下消除水体黑臭,降解有机污染物质,恢复水体功能,避免传统清淤造成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