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nm波段飞秒脉冲光源建造及脉宽测量技术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光子显微成像因其非线性和近红外激发的特点,可实现毫米量级的成像深度以及获得亚微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神经科学、肿瘤学等研究领域。在多光子深层组织成像中,成像深度还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目前制约成像深度的主要原因有:(1)荧光染料的亮度受限;(2)激发光能量受限。从光源方面考虑,已演示的多光子深层脑成像最大成像深度是在1700nm波段激发三光子荧光成像实验中获得的。该实验采用的成像光源通过1550nm激光器泵浦到棒状光子晶体光纤中,利用孤子自频移效应产生1700nm波段高能飞秒脉冲光源。尽管现有的棒状光子晶体光纤可以产生大于100nJ的高能孤子脉冲,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因此,可通过进一步提高1700nm波段光源能量,来提高成像深度。目前,棒状光子晶体光纤光源产生的1700nm波段飞秒脉冲的另一问题在于产生的孤子与1550nm泵浦光具有明显重叠,存在显著的光谱调制,无法通过滤波片滤出干净的孤子。此外,为了实现对脉冲宽度,特别是样品上脉冲宽度的精确测量,需要开发相应的脉宽测量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基于飞秒泵浦脉冲光源入射到光纤中产生的孤子自频移(SSFS)效应,搭建了一个波长调谐范围大于500nm的大模场面积光纤光源,用于研究染料的激发效率随波长的变化关系;搭建了一个波长调谐范围大于100nm的棒状光子晶体光纤光源,产生的孤子能量大于100nJ,用于多光子深层组织成像。(2)搭建了一个可测量飞秒量级脉冲宽度的干涉自相关仪。使用此装置不仅可以精确测量光纤输出的孤子脉宽,还可以测量经过显微镜系统后激发光在样品上的脉宽。该技术为荧光染料以及荧光蛋白在1700nm波段的荧光激发效率测量奠定了基础。(3)为了进一步提升孤子脉冲能量,开发了偏振合成技术。在棒状光子晶体光纤中,加入一个偏振分束以及合成装置,测得滤波后的孤子单脉冲能量提高了一倍,通过多光子深层组织成像,对比合成后孤子光源和单路孤子光源的成像信号强度,结果显示偏振合成装置可显著提高成像信号。(4)为了解决棒状光纤产生的孤子无法干净滤出的问题,利用压缩装置对光纤激光器输出的泵浦脉冲进行脉冲压缩,使500fs的泵浦脉冲压缩成175fs,通过实验测量以及模拟计算表明,压缩后的脉冲在入射到棒状光子晶体光纤中时,可产生干净的孤子,便于后续滤波及成像实验。上述光源开发、脉宽测量技术开发有望为1700nm波段深层成像、荧光标记物三光子激发谱表征提供光源及测量基础。
其他文献
运动员心理疲劳是竞技运动领域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不仅会对运动员自身的竞技状态产生消极影响,对体育运动组织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结合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的热防护系统用复合材料在制备及服役过程中出现的粘接质量问题会导致飞行器的安全性降低,产生安全隐患,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解决热防护系统用复
自发现离子液体以来,其化学和物理特性十分优良独特,这引起了不少化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分离溶剂发生偶联反应,这是因为其极性具有可调控性。另外,离子液体
随着基于物理渲染理论(Physics-based Rendering,PBR)的发展以及GPU算力的提升,面向真三维显示的实时渲染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医学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利用次表面散射技术对像人
荧光探针,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定义,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将被检测物的化学信号转化为仪器可检测到的分析信号的装置‖。荧光探针通常由受体(识别基团),荧光团(信
稀土离子掺杂的光学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磁等特性,由于其在石油化工、生物成像、荧光检测、三维立体显示和军事国防等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
比较分析苏北五地市(徐州、连云港、宿迁、盐城、淮安)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组织、培养模式及培养组织管理,探索各地市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以期在理论上不断完善江苏省青少
光电振荡器不仅具有可调性好、可靠性高、鲁棒性好、带宽大等优势,而且还可产生丰富多样的动力学特性,可以作为高质量的混沌熵源被用于混沌保密通信和高速物理随机数的生成等
竞走技术在竞走项目中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比赛。1996年竞走规则更改后到2008年期间我国竞走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受到判罚的次数增多。之后随着竞走技术的改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传统的钻孔过程中缺陷尤为明显,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孔质量,螺旋铣孔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制孔过程所表现出的问题,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