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市级地区腐败、市场化对TFP的影响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aida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中国GDP年均实际增长率为9.7%,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8.5%,远高于世界其他经济体同期增长水平,增速骄人。2009年,在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大环境下,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 50%,很多学者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傲人成绩称为"中国奇迹"。2010年中国人均GDP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地区间经济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分别为1.45和1.79。2008年,这一比值扩大到1.84和2.45。2009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超过东部,但由于过多地依赖资本、能源、原材料及劳动等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粗放型增长特点明显,同时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面临资源及环境的双重约束,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使全要素生产率(TFP)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东西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TFP水平差异显著,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新常态时期,腐败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又一大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腐败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据资料显示,仅2014年国家处分违法违纪的干部数量就高达1575人,调查的腐败案件数达18.2万起。本文建立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Views构建实证模型,利用2001-201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旨在研究腐败及市场化对不同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不同地区所呈现的特点,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2001-2011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总体呈现扩大趋势,东西部差距尤为明显,长期看来,技术进步的快慢决定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差异,西部地区效率变化率及技术进步率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三个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效率变化及技术进步,其中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西部地区有规模效益优势。第二,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腐败与一个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腐败行为会破坏市场规则,扰乱原有的竞争机制,甚至导致市场失灵。第三,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市场化对一个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还得益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会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大化。第四,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腐败的存在削弱了市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效应。针对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三条政策建议。(1)加强政府治理水平。通过科学的管理及监督办法,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及治理效率,只有高效的政府治理水平,才能既保障市场组织资源的配置,又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重要作用,同时降低腐败的交易成本。(2)完善腐败惩治机制。让腐败行为从低风险、高收益的旧模式向高风险、低收益的新模式转变,加大对腐败行为主体的约束力。(3)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其他文献
模块化教学是指以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为主要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对特定能力进行培养而实施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是模块化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据此,主要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
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形成的独创性的理论成果,是在长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
铅球是体育高考考生的一项基本素质测试项目,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上肢爆发力和整个身体的协调能力,是发展身体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项目。但是体育考生普遍反映铅球项目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出发,根据时局发展需要提出要建立“廉洁政府”这一政治目标。此目标一经提出,在中国共产党内引起高度重视,围绕廉洁
人工智能给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带来机遇。文章主要论述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发展瓶颈,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到传统图书馆服务中需要进行个性化信息的整合。从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