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占第一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最新资料显示乳腺癌女性发病率达42.55/1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相同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有时候存在明显的差异。进入21世纪后,最新发表的关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的研究将乳腺癌分为以下五型:管腔上皮A型(LuminalA型)、管腔上皮B型(LuminalB型)包括LuminalB1型和LuminalB2型、HER-2过表达型及基底样型(三阴性型、正常乳腺样细胞型)。研究发现“三阴性型”患者和“基底样型”患者有近85%的重合,免疫组织化学均表现为三阴性,因此临床上常将基底样型称为三阴性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临床价值在于其可以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测乳腺癌的预后提供更可靠的指导。P53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的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中,编码P53蛋白。其主要功能包括: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促进DNA的修复和细胞凋亡,从而避免受损DNA的堆积,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以及调节细胞的分化与衰老,抑制肿瘤血管增生等功能。野生型P53所表达蛋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凋亡诱导蛋白。正常细胞中P53基因编码的P53蛋白因其半衰期较短,约为20min,且含量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很难检测到,而突变型P53基因基因是一种促癌基因,其所表达的P53蛋白由于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改变,其在细胞内的转化和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明显,可达2-12小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以测到。因此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中所检测到的P53蛋白是突变的P53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其是一种促癌因子。对于P53蛋白的研究目前已经非常深入,但是对于P53蛋白与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009-2011年在河北省乳腺疾病诊治中心确诊为原发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档案进行重新核对、检测,精确的进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分类,从而了解不同亚型乳腺癌在本研究中的分布情况、临床特点,以及P53蛋白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组织中表达特点,以期为今后的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河北省乳腺疾病诊治中心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且病理资料齐全的病例总数共计1486例,其中包括病理资料部分不清或不适合最新诊断标准但保留可用石蜡档案的病例503例,重新阅读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后入组分析,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2+)病例316例,有鉴于本试验的经费,未行FISH检测,则未纳入本组数据。根据本试验的筛选标准,最终入组1170例,平均年龄51.2岁(20-83岁),中位年龄50.0岁。绝经前组妇女594例,绝经后组妇女576例。按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结果将病例分为四组:P53(-),P53(+),P53(++),P53(+++)。根据第12届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专家共识,依据ER/PR、HER-2和Ki-67的在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的不同将乳腺癌分为五个亚型:LuminalA型(ER/PR+,Ki-67<14%,HER-2-),LuminalB1(ER/PR+,Ki-67≥14%,HER-2-),LuminalB2型(ER/PR+,HER-2+,任何Ki-67表达水平),三阴性型(ER-,PR-,HER-2-,任何Ki-67表达水平)和HER-2过表达型(ER-,PR-,HER-2+,任何Ki-67表达水平)。结果:1各分子亚型乳腺癌的分布情况:LuminalA型16.8%(196/1170),LuminalB1型47.2%(551/1170),LuminalB2型13.8%(161/1170),三阴性型11.6%(135/1170),HER-2过表达型10.6%(127/1170)。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之间在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TNM分期、脉管瘤栓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生长部位、淋巴结转移状况及月经状况的方面无差异,P>0.05。2根据P53蛋白表达的情况将P53分为:P53(-)组27.4%(321/1170),P53(+)组36.8%(430/1170),P53(++)组16.8%(196/1170),P53(+++)组19.1%(223/1170)。3P53蛋白表达各水平之间在年龄分布、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病理类型、TNM分期、脉管瘤栓、肿瘤发生部位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的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在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TNM分期、脉管瘤栓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肿瘤生长部位、淋巴结转移状况及绝经状况的方面无差异。在不同的分子亚型的乳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差异,同时其表达水平还与组织学分级、ER/PR/Ki-67/HER-2表达水平有关;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生长部位、脉管瘤栓无相关性。因此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与乳腺癌分子亚型一起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