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时间融词来源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在语法方面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在各类虚词里,副词是其中较为复杂、数量最多、内部结构最不均衡、特殊性大于一般性的一个类别,而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副词又是汉语副词中数量较多的一个类。本文拟在陆俭明、马真、张谊生、唐贤清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词条的分析、整理、归纳,将其中所收录并且词类标注为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又用作时间副词的这类词列入研究对象。然后以语法研究为突破口,运用传统文献并结合类型学、语法化、历史语言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平面描写、历时与共时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力求探索不同时代分期产生的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渊源及其演变规律,试图科学总结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特殊性,来完成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来源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的专题研究,以期对汉语副词系统的整体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对汉语副词领域重要的类别时间副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通过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来源的深入研究,揭示汉语时间副词发展、演变的科学规律,从而促进汉语语法史研究和汉语副词史研究。2、促进类型学理论、语法化理论的具体化。3、为汉语学习者更加深刻地认识汉语副词词汇、准确把握汉语虚词、灵活运用汉语语法提供帮助。4、为汉语词汇史研究及汉语副词词典编纂等科学研究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共分为四大主体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及其内部分类情况,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语料的选择、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本论,通过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来源进行历时、全面、系统考察,将其产生来源分为上古、中古、近古、现代四个汉语史时期分章予以讨论。第三部分分论,着重研究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内部所呈现的特殊性。第四部分结论,通过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来源的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考察,试图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内部所呈现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其他文献
骆宾基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他在大部分作品中,都探寻了“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具有意义"、“生活出路何在”诸问题。这种思考一方面使得它
学位
史华慈是继费正清之后最知名的中国学家之一。他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海外汉学界先秦思想史研究的杰作,而其中关于《论语》的章节--第三章《孔子:的通见》占全书很大篇幅
作为20世纪的一位文坛巨匠,约翰·厄普代克在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ASP)中找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通过对20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的审视,厄普代克履行着作为艺术家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