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全球化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这场如火如荼的并购热潮中,众多数据表明大约有50%到70%的并购案例以失败告终。目前我国海外并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受政策影响大,对并购成本把握不准确,并购成交价格大幅度超过标的企业的市场价值,并购后整合困难,协同效用发挥不明显等。并购成功与否取决于多重因素,本文选取家电行业海外并购定价问题为研究重点,通过对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分析和比较,融入创新思想,考虑并购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价值和期权价值,希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跨国并购和价值评估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在经历过七次大规模的并购热潮后,并购方面的理论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反观价值评估领域,进展就显得相对缓慢,目前广为沿用的评估方法还是基于均衡理论的市场法和基于效应理论的收益法。这一现象有其合理性,这两种方法简单且易于理解,能够被大多数评估报告使用者所接受。但是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传统的评估方法可能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准确。针对海外并购标的企业价值评估工作,本文对比了传统的评估方法和新兴的经济增加值法和实物期权法,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发现只有实物期权法考虑了并购过程中基于选择权的期权价值。并且由于海外并购的复杂性,协同效应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在价值评估中协同效应的价值也是不能忽视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建立了标的企业的价值评估模型,在模型中基于传统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加入了协同效应的价值和期权的价值,以求更好的反应目标企业的价值。在案例选择上,本文选取了近年家电行业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一个案例,即青岛海尔(以下简称海尔)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以下简称GEA)。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并购双方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并总结了本次并购的过程和动因。在协同效应部分,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并购后可能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做了详细的分析。基于以上的具体分析,将案例数据代入到构建的估值模型中,计算通用家电对于青岛海尔的价值。发现评估值与实际成交价格较为接近。随后通过EV/EBITDA和P/B指标对同行业类似的并购案例进行对比,发现本次交易的定价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也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并购标的企业的内在价值评估工作,应该考虑并购协同价值和期权价值。正文的最后,对本案例并购后的绩效做出了简要评析,以验证前文协同效应分析的准确性。分别从股价和成长性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品牌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全文的基础上,对海外并购和价值评估领域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家电行业海外并购定价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