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玻璃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自发现以来在固定化酶、病毒过滤、色谱分析、光纤通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控制、化学性质稳定、形状不易变形等优点。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多孔玻璃的相关特性制备出纳米多孔点阵生物芯片载体,用以固定或隔离生物化学样本。孔径可调多孔玻璃是利用玻璃分相原理及随后的酸处理制得,通过对玻璃组成、热处理温度和时间、酸处理制度的调整从而实现孔径可调。本文以Na2O·B2O3·SiO2为玻璃制备系统,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仪测试手段主要分析了玻璃组成对孔结构的影响,热处理制度不同促使多孔玻璃表面形貌的变化,以及热处理制度和酸处理工艺对孔容、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的影响。为制备出孔道相互连接、孔径范围狭窄、孔径可调的多孔玻璃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掌握空穴孔阵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通过控制玻璃的组成配方,热处理工艺和辐照技术,使其形成预先设计密集排列的空穴孔阵,为最终完成高密度纳米多孔点阵生物芯片载体提供技术支撑。并通过XRD测试探讨了在制备工艺中偏硅酸锂的作用,利用电子探针测试分析了空穴区和非空穴区成分的差异。将制备得到的孔径可调多孔玻璃和空穴孔阵玻璃基板进行复合,获得高密度排列的生物样本载体材料。以空穴孔阵玻璃为基板,采用WD-50为偶联剂,将超细多孔玻璃粉混合成膏状物注入基板空穴中,在130℃保温2h多孔玻璃和空穴基板进行复合,可制备出不同规格的点阵格式玻璃生物芯片载体材料。研究成果可用于固定或隔离生物化学样本,满足生物技术研究和其它相关学科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生命科学以及基因工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产品可广泛的应用于医疗、生物技术、基因分析等方面,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除此之外还研究了多孔玻璃粉末与Al2O3陶瓷基板的复合,分析烧结过程、确定烧结温度、选择复合工艺,为制备耐高温载体材料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