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可中断负荷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电力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电力推向了市场,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对电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供给水平受到了很大影响,原有的发电设备落后,电力结构和电源分布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并且供电管理对用户用电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在需求侧用电混乱。 电力市场的需求侧管理(DSM)是对电力用户推行节电及负荷管理工作的一种模式,是综合资源规划(IRP)的一部分。DSM项目的实施可以使社会,电力公司及用户都能受益。对社会而言,DSM的实施可以减少电力需求,减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缓解了环境的压力,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政府,可以通过实施DSM,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电气化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用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增加对高能效设备的需求,促进GDP的增长;同时还可以建立一支庞大的DSM的实施队伍,缓解就业的压力;对电力用户,DSM可以减少电力消费,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减少用户的电费支出,提高企业能效和产品的竞争力;对供电商,DSM可以削减高峰时段电网调峰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服务水平。特别是在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它可以大大缓解拉闸限电的压力;对发电商,可以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及发电煤耗,推迟电站的建设并减少电力建设投资。 作为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中断负荷管理利用用户的用电灵活性,来缓解负荷高峰时的供电紧张状况,以避免或减少昂贵的旋转备用和满足用电需求增长而需要的发电容量投资。2000年的美国加州电力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可中断负荷合同作为一种电力可靠性资源在市场环境下的巨大潜在价值,它正从传统的管制型行为转为参与者在市场环境下的自愿行为,并且将成为供电公司改善竞争能力的有效工具。 本文对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中合可中断负荷进行了研究,尤其对各种影响可中断负荷定价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得出他们在可中断负荷定价过程中的作用。然后根据在不同的电力市场发展阶段,进行可中断负荷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满足各个参与方的可中断负荷方案。最后扼要阐述了在不通的电力市场发展阶段可中断负荷的运营和管理,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可中断负荷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风电出力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性。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大规模风电并网对传统电网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常规机组的调节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风电并网
期刊
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是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重要互动资源。建设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对DR的信息集成提出新的要求。信息集成的关键是电力企业各系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多次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事故说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电力系统,并没有因为电力设备的改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而完全消除电力系统大面积长时间停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