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美妙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流动一分一秒地展现出来,是声音材料在时间上的展开。但音乐更是听觉的艺术,通过音高、节奏、节拍、旋律、力度、速度、调式、调性等多种音乐要素的有机结合传达给人的听觉。完整的音乐形象,要作用于个体的听觉感知,才能引发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若想领会、把握转瞬即逝的音乐所包含的丰富情感,需要灵敏的音乐听觉,音乐听觉是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美的前提,音乐活动离不开音乐听觉。视唱练耳课是培养音乐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视唱和听觉的训练,对学生的视唱技能、音乐听觉以及音乐素质进行全面训练,可以造就“辨音律的耳朵”。本文为研究如何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组织设计视唱练耳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听觉训练,使幼儿的音乐听觉潜能得到开发、发展,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听觉基础。幼儿期是播下音乐种子、开始音乐教育的绝好时期。幼儿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容易被音乐的魅力所吸引,所以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科学、系统的音乐听觉的开发与培养,可以对幼儿的音乐发展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音乐听觉对于幼儿音乐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日积月累的音乐听觉训练,能够使幼儿养成体察音乐的耳朵,逐渐形成音乐内心听觉,提高音乐素养。本文由绪论、三个章节、结论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从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两个方面展开阐述。通过概述目前笔者搜集到的国内外关于幼儿音乐听觉训练的资料,包括书籍、论文等,窥视国内外有关幼儿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现状,并阐述该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是对幼儿音乐学习与音乐听觉的总体概述。第一节论述幼儿音乐学习中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幼儿期音乐听觉的特殊性,以及幼儿音乐学习中主观、客观方面的潜在问题;第二节阐述音乐听觉要素,包括音乐听觉基本心理要素、音乐听觉训练基本要素,以及音乐听觉在养成“音乐耳朵”和形成音乐内心听觉两方面对幼儿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是为期6个月对幼儿音乐听觉进行训练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特征,在各项训练中均配以教具作为辅助,采取适宜的训练方式,使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发展。第一节为乐音听觉训练方案,包括单音听觉训练、音程与和弦听觉训练;第二节为节奏听觉训练方案,包括感性节奏听觉训练、理性节奏听觉训练;第三节为旋律听觉训练方案,包括旋律色彩听觉训练、旋律走向听觉训练。第三章是对幼儿音乐听觉训练方案教学成果的分析。通过对比教学前后学生所做的难度相仿的《有关幼儿音乐学习的听觉检测试题》,验证本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一节论述幼儿音高感方面的变化,分析单音、音程、和弦听觉训练教学;第二节论述幼儿节奏感方面的变化,分析感性、理性节奏听觉训练教学;第三节论述幼儿旋律感方面的变化,分析旋律色彩、走向听觉训练教学。结语是对本文设计的幼儿音乐听觉训练方案实践教学的总结,并阐述了幼儿音乐听觉训练教学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