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茂类水杨醛亚胺型双核钛配合物催化乙烯原位聚合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由乙烯与α-烯烃经催化共聚得到,由于聚合物中带有支链结构使其性能较普通聚乙烯更加优良,因此倍受市场青睐;LLDPE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分步共聚法和原位共聚法,原位共聚法指在同一反应器中,乙烯为唯一原料,在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先催化乙烯齐聚得到共聚单体α-烯烃,不经分离直接继续与过量乙烯共聚得到乙烯/α-烯烃共聚物;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成本,还可以制备新结构和高性能聚烯烃材料,因而备受人们关注。本文提出了在同一配体中同时构建两种不同配位环境,经过一步配位得到同时具有齐聚/共聚两种催化活性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的思想;提出了通过两步Sonogashira偶联反应制备非茂类不对称双核钛配合物的新方法,成功合成了两种新型结构的乙炔基桥联水杨醛亚胺型不对称双核钛配合物;以不同结构的非茂类水杨醛亚胺三齿双核钛配合物作为双功能催化剂,在同一助催化剂作用下,催化乙烯原位共聚制备支链聚乙烯。主要内容如下:(1)以三种不同边臂取代基的亚甲基桥联水杨醛亚胺[ONS]三齿双核钛配合物10a-10c,分别与含氟的吡啶二亚胺铁配合物17组成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在助催化剂MMAO作用下,成功催化乙烯原位聚合制备LLDPE,发现该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具有以下特点:齐聚/共聚催化剂匹配性好、催化活性高、聚合物分子量和支链度可调、共聚过程存在正共单体效应和双金属协同作用;这是首次关于非茂类双核配合物作为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催化乙烯原位共聚的研究。(2)以邻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先通过甲酰化和碘化反应高纯度高产率合成3-叔丁基-5-碘水杨醛,然后分别与甲硫基苯胺和甲氧苯基苯胺反应得到含碘的水杨醛亚胺[ONS]和[ONO]型三齿配体,再通过Cu/Pd共同催化的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成功合成了乙炔基桥联的不对称水杨醛亚胺[ONO-ONS]三齿配体24,最后与四氯化钛直接一步配位得到酚氧邻位为叔丁基取代的不对称双核钛配合物25,合成的化合物通过氢谱、碳谱、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发现配合物25能够高活性的催化乙烯聚合,活性最高达4.18×10~6g/mol?Ti?h,所得聚合物为分子量达百万级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以对溴苯酚和邻叔丁基苯酚为原料,逐步合成[ONO]型芳基端炔和[ONS]型芳基碘化物,经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得到不对称三齿配体31,最后与四氯化钛一步配位得到酚氧邻位为金刚烷基的不对称双核钛配合物32;在MAO作用下,配合物32可高活性地催化乙烯聚合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活性最高达1.11×10~6g/mol?Ti?h,分子量达2000195 g/mol,含金刚烷结构的配合物32所得聚合分子量远高于叔丁基结构配合物25所得聚合物分子量。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不同剂量131I在低、中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中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计算机检索
目的探讨NES1基因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甲基化状态,及甲基化对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RT-QPCR检测NES1mRNA在正常肝细胞L02以及肝癌细胞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是电学层析成像技术中的一种,通过传感器阵列向被测区域注入激励信号构建电学敏感场,同时测量场内介质由于介电常
云计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先进计算模式,通过云计算方式可以很好的实现对服务器等各种资源的构建和整合,使得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海量计算和存储的资源。为了对上述各种资源
随着成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高效且可靠地对立体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估一直以来都是立体成像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大体上被划分成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其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Tomography,简称ET)因为其非侵入、无辐射、低成本和响应快速等优势引起学者广泛重视。而ET逆问题自身所存在的病态性和不适定性成为制约ET技术
本文在研究灰色系统理论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利用灰色模型独特的少数据建模且精度较高的特点,将灰色系统理论与动态关联规则元规则挖掘以及动态关联规则趋势度挖掘相结合,
水分及离子的侵蚀几乎是所有混凝土劣化反应的根源。目前来说,宏观层面上关于水分和离子传输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在微观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从微观尺度来探
多主元合金由多种元素共同担任主元,多主元合金创新的合金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合金的分类界限,使得合金种类与数量得到了迅速的扩展。多主元合金与传统合金相比,具有诸多的优异特性,多主元合金虽然只经历了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但已在诸多领域展现出了令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多主元合金相比于传统合金具有更加优异的强塑性,不仅在室温环境,而且在低温环境中依然具有非常优异的强塑性。本文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了重量为16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十二五”规划即将结束,“十三五”规划正在计划当中,城镇化在不断推进,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也在不断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耕地紧缺,土壤污染,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