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己二腈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下游产品己二胺被广泛用于各大领域。此外,己二腈加氢是丁烯加氢制备己内酰胺工艺的关键步骤。因此开发环境友好、工艺简单、高效的己二腈选择加氢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镍为催化活性中心,分别以γ-A1203、Ti02纳米管和SBA-15为载体,合成镍基催化剂并应用到己二腈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中。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镍基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分别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和载体的不同改性催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超声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K2O/γ-A1203催化剂,考察了超声波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有效地减少了催化剂制备的时间、提高了活性组分Ni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降低了活性组分前体NiO的粒度,同时对载体颗粒有一定程度的细化作用,最后呈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此外,超声波的引入增加了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部分体相游离的NiO转为与载体有弱结合的高分散NiO,降低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流失。2、以超声辅助法制备的催化剂Ni-K20/γ-A12O3,在己二腈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表现出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75℃,H2压力2MPa和搅拌速度800rmp的条件下,反应3h时,己二腈的转化率为67.1%,己二胺的与6-氨基己腈的选择性分别为19.6%与64.7%。3、采用水热法(热碱)制备Ti02纳米管,探究后处理条件对其结构的影响;以不同后处理条件的处理过后的Ti02纳米管为载体制备镍基催化剂,考察载体性质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02纳米管是在酸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酸洗时间的延长,钠的残余量逐渐降低,Ti02纳米管的锐钛矿晶型逐渐增强。另外,NiO粒度先减小后增大,当钠残余量为0.67%时,ADN的转化率为92%,HMDA与ACN的选择性分别为36.3%和59.2%;随着载体焙烧温度的升高,载体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NiO粒度逐渐增大,催化剂活性逐渐降低,载体焙烧温度为350℃时,相应的催化剂表现出的活性最好,ADN的转化率为94.6%,HMDA与ACN的选择性分别为49.3%和49.6%;随载体中铬含量的增加,NiO粒度先减小后增加,理论掺铬量为0.8%时,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ADN的转化率为83.5%,HMDA与ACN的选择性分别为30.0%和66.4%。4、表面改性剂使表面镍的还原温度降低,且使镍的分散度提高。表面改性剂被烧掉后,催化剂对己二腈加氢反应,己二腈的转化率及己二胺的选择性提高。所制备的催化剂中SBA-15-R1-Ni-K2O表现出的活性最好,己二腈的转化率为98.3%,HMDA和ACN的选择性分别为74.2%和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