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开发适用于鸡的益生素,进一步阐明乳酸菌对鸡的益生作用,本研究从鸡肠道食糜中分离鉴定出12株乳酸菌,并对其生长曲线、产酸、抑菌、胃肠道因素耐受等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筛选出3株生长速度快,其它性能也较好的乳酸杆菌制成活菌制剂用于生产实验以测定其应用效果。整个实验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肉鸡空肠内容物中分离到12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8株乳杆菌、4株肠球菌。将乳杆菌和肠球菌分别进行种的鉴定,得出K9为嗜酸乳杆菌;D17为德氏乳杆菌乳亚种;C1为肠乳杆菌;C12、D11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不同菌株;D14为嗜淀粉乳杆菌;C2为果糖乳杆菌;D9为戊糖乳杆菌;K6、D21、D1和D7基本与粪肠球菌相同。12株菌中,K9、D17和C1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
第二部分:用体外厌氧发酵技术对从肉鸡空肠分离的12株乳酸菌产酸能力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抑菌特性及其产生的抑菌物质的部分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开始时K6产酸速度最快,12h时乳酸浓度达到最高。排除酸后的结果表明,抑菌作用仍然保持92﹪以上,说明3菌株的抑菌作用主要来自于产生的乳酸;它们产生的抑菌物质对热和蛋白酶均不敏感。
第三部分:研究了乳酸杆菌C1、D17和K9对不同pH、不同浓度胆盐及对不同温度的耐受能力,同时还研究了3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以pH6.4缓冲液处理组为对照,C1菌株对低pH值的耐受性较好,而D17和K9两菌株对低pH值的耐受性较差.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抗生素对C1、D17和K9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都比较高。
第四部分:选择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1日龄的肉仔鸡540羽,研究了混合活菌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B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虽然实验组A、C、D的料重比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比对照组略有降低。腹泻率结果显示,除实验组A外,各实验组的腹泻率比相应对照组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