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法(YHH)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结构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益气化瘀化痰法改善肺纤维化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1.造模及分组:同批次健康清洁级SD大鼠100只。采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麻醉后,随机选取90只大鼠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其余10只大鼠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Z组)。造模后第28天,随机选取2只大鼠处死,取肺组织行HE及Masson染色,参照Szapiel等的方法光镜下观察,确认肺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6组:模型组(M组)、氢化可的松组(QK组)、益气组(YQ组)、化瘀组(HY组)、化痰组(HT组)、益气化瘀化痰组(YHH组)。2.采用HE、Masson染色,运用光镜技术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3.运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4.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NF-κB的表达水平情况。5.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及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1)HE染色显示:Z组肺内结构清晰,无充血水肿、炎症及纤维化表现;M组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肺泡腔萎陷,肺内存在大片实变区,纤维增生明显;QK组、YQ组、HY组、HT组和YHH组的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均较M组情况有所减轻,肺泡壁结构基本正常,肺泡间隔纤维增生灶减少,肺泡内未见明显的渗出物淤积。(2)Masson染色显示:Z组肺内结构正常,肺泡间隔存在少量蓝染胶原纤维;M组肺组织纤维化明显,肺泡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肺泡间隔大量蓝染胶原纤维呈片状积聚;YQ组、HY组、HT组和YHH组胶原沉积量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QK组胶原沉积量较少,但减轻程度较各中药治疗组弱。2.电镜结果Z组大鼠肺泡I、II型上皮细胞连接紧密,细胞间少量基质和胶原纤维存在。M组I型上皮细胞变性,部分脱落、崩解,II型上皮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在间质大量堆积。QK组I型上皮细胞基本正常,II型上皮细胞增多不明显,间质内有少量胶原纤维存在。YQ组、HY组、HT组和YHH组I型上皮细胞结构基本完整,II型肺泡上皮细胞增多不明显,间质成纤维细胞量减少,间质内仍有少量的胶原纤维堆积,以YHH组改善最明显。3.益气化瘀化痰法对TNF-α、NF-κB的影响(1)TNF-α的表达:TNF-α在细胞胞浆中有阳性表达。Z组肺组织中TNF-α未见棕黄色染色颗粒,无阳性表达;M组TNF-α阳性表达强烈,表达广泛,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细胞胞浆染色偶见深褐色,阳性表达明显高于Z组;QK组、YQ组、HY组、HT组和YHH组肺组织细胞包浆中,棕黄色染色颗粒散在分布,以YHH组阳性细胞数目最少,但仍较Z组明显增多。(2)NF-κB的表达:NF-κB在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均有阳性表达,以胞核表达为主。Z组中未见棕黄色染色细胞颗粒存在,无阳性表达;M组、QK组和各中药治疗组阳性细胞数目均较Z组明显增多;M组阳性细胞数目最多,表达最强烈。(3)光密度值显示:与Z组比较,M组TNF-α、NF-κB表达均有所升高(P<0.01);与M组比较,QK组、YQ组、HY组、HT组和YHH组的TNF-α、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QK组、YQ组、HY组和HT组比较,YHH组TNF-α、NF-κB表达降低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化瘀化痰法具有明显改善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组织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减弱TNF-α蛋白的表达;TNF-α表达减弱,又能降低诱导NF-κB活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