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位词是汉语表达空间及时间上的方向、位置关系的一类词,在汉语学界中有很长的研究历史。本文立足于方位词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个方面——与方位词相关的多义、歧义现象,将不存在争议的14个单纯方位词分为两个大类,共四个小类,对方位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语义不明和表达不精确的现象进行多方面考察,描述、分析方位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歧义现象、参照同位现象、蕴含隐性起止点的现象,以及容易混淆的相近表达形式等。本文将重点对考察结果做出描写和解释,并试图归纳和分析汉语方位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歧解的原因,最终提出汉语方位词的消歧策略,使方位词研究在话语理解方面有所推进。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综述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的相关成果,总结归纳已有成就及存在的薄弱之处,分析课题的研究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并对本文的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论述汉语如何使用方位词来表示空间方位概念以及单纯方位词的分类问题,为后文研究方位词使用中的歧解现象提供理论基础及分类标准。第三章分析绝对方位词的语义特征,以及绝对方位词构成的方位短语在地域命名方面的运用和歧解现象。第四章描述并分析非绝对方位词在使用中的歧解现象,根据第二章的分类,分别研究相对方位词、双参照方位词、位置方位词的语义、隐喻义,以及在使用中产生的歧义、隐性起/止点、参照同位等歧解现象。第五章对方位表达产生歧义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消除歧义的策略,为多层次汉语教学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促进社会用语规范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