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新疆阜康矿区低煤阶煤层气甲烷风化带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规避勘探风险,降低开发难度,依据低煤阶煤层气甲烷含量和浓度低的特点,利用煤层中甲烷含量以及甲烷浓度等气体测试数据,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用于划分甲烷风化带的标准,提出了适用于本矿区甲烷风化带的多参数划分方法——热演化程度低(Ro<0.65%)的井位采用>1m~3/t的甲烷含量和>70%的甲烷浓度,热演化程度高(Ro≥0.65%)的井位则采用>1.5m~3/t的甲烷含量和>70%的甲烷浓度。进一步利用该标准对矿区内各点位的风化带深度进行了判定,讨论了构造、沉积、水文地质及火烧程度对矿区甲烷风化带深度的影响,分析了各点位甲烷风化带深度差异的原因,总结了矿区煤层气产生及富集模式。结果表明阜康矿区甲烷风化带深度在350m~700m之间变化,呈现出整体风化带深度深,各点位深度差异大的特点。从构造形态来看,复式褶皱甲烷风化带深度小于单斜甲烷风化带深度小于背斜风化带深度,说明在抑制风化带加深上,复式向斜优于单斜优于背斜;从地层倾角看,阜康向斜南翼倾角大于北翼,风化带深度530m大于北翼的350m,地层倾角越大的点位,风化带深度越深;从构造复杂程度看,丁家湾向斜构造简单,风化带470m,阜康向斜仰起端构造复杂,断层密布,风化带深度600m,构造越复杂的点位,风化带深度越深。从煤层顶底板封盖性来看,在阜康向斜,西山窑组煤层风化带深度浅于八道湾组深度,西山窑组地层主要发育沼泽相,而八道湾组地层主要发育三角洲相,西山窑组煤层顶板中泥质含量较八道湾组高,可见沉积演化控制下的盖层封闭性对风化带加深有抑制作用。从水动力来看,西区阜康向斜水动力条件较东区强,和处于同一火烧程度的白杨河西岸的点位比,西区风化带更深,这说明水动力强的点位,水动力会将浅部煤层中的甲烷带到深部,会加深风化带深度。从生物气补充程度多少来说,西区阜康向斜生物气所占比例较少,风化带深度600m,而东区白杨河生物气补充较多,生物气补充较多的点位,风化带深度随之也浅。从火烧程度来看,火烧区内较强的水动力易驱使甲烷逸散,另外火烧区内形成的水头压力对深部煤层气起到很好的封堵因此火烧深度决定着风化带深度的上限,即风化带深度总要深于火烧深度。最后总结出阜康矿区煤层气产生以及富集模式,以800m和1000m为界,由上到下依次是生物气带、混合带以及热成因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