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4K的HEVC视频编码及其在高清网络摄像机上应用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i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的H.264视频编码标准可以有效压缩高清视频(1920×1080),但难以提供更高的压缩比。4K超高清视频(4096x2160)由于图像质量大幅提高,视频数据和传输速率极大增加,对视频编解码技术、硬件处理水平、软件系统架构以及传输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HEVC视频编码标准的帧内预测和码率控制部分,并提出了优化改进算法,此外,高清网络摄像机系统软硬件的高效设计也是本文工作的重点。帧内预测快速算法是提高HEVC编码效率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的块划分优化算法,通过定义FMAD来表征图像复杂度;提出基于哈达玛变换的帧内模式选择快速算法,详细阐述了通过纹理角来减少候选预测模式数量的算法流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编码性能均有明显提高。码率控制目的在于更好的匹配编码输出与传输信道,进而提供更加优质的视频服务和体验,本文研究了基于R-lambda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并在比特分配策略上做了优化改进工作,提出并实现基于SATD的自适应比特分配过程,明显提高码率控制的质量。本文还完成了高清网络摄像机IPC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从图像传输角度阐述了系统硬件设计和电路连接原理,成功搭建了系统硬件平台;编写了系统服务端和客户端软件,并进行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测试,综合效果满足实际需求;最后研究并应用x265项目,在本文软硬件平台上验证了不同模式下码率控制的实际效果。本文结合4K超高清视频和HEVC视频编码的特点,提出基于纹理复杂度和沃尔什-哈达玛变换的优化算法,显著提升了编码性能;针对现有R-lambda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码率控制策略,设计并实现了具有较高通用性和稳定性的IPC软硬件整套系统,用实际测试证实了码率控制性能的提升,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
期刊
传统曲轴中心孔加工,主要是用几何定心法,利用主轴颈的几何中心作曲轴加工时的定位中心。这种方法加工后剩余的动不平衡量较大,在后面的动平衡工序中需多次反复测量和去重才能达
对复杂的工程机械进行结构设计与疲劳寿命分析时,不仅要保证结构的强度及可靠性要求,还要着重研究结构由于承受随机的交变载荷而导致局部构件发生疲劳破坏的问题。由于恶劣的
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技成果是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数控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制造业最神奇、最具有成果的进展。自从1952年美国第1台数控车床问世至今已经历了50多个年头,特
学位
期刊
各种细菌、病毒、微生物、寄生虫或其它病原体在紫外光的辐射下,其细胞组织中的DNA、RNA被破坏,从而子细胞不能再生,所以紫外线具有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近红外线是人体的透射窗口,并且能够产生很好的热效应。利用红外线照射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软组织外伤,慢性伤口,冻伤,烧伤创面等多种炎症以及创伤。因此可以将高功率光源的紫外波段以及近红外波段筛选出来,用于治疗对应病症,其效果好,副作用小
随着空间弯管的跨度越来越大,形状越来越复杂,在空间弯管制造拼装过程中误差的传递和累积问题越来越凸显。目前空间弯管制作工艺流程中对于弯管加工制造之后产生的加工累积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