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铁路指的是由地方政府为主出资建设,由地方独立经营管理或者联合国铁共同经营管理,进行社会客货运输服务的铁路。地方铁路是国家铁路的延伸和补充,是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提升地方铁路的运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运输能力,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相比,具有造价低、修建易、见效快的特点,而与公路相比,又有运输能力大、成本低的优势,因而地方铁路曾在地方交通运输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地方铁路的路网规模和市场份额等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需要对其原因进行解释,其中,在国家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地方铁路效率变化进行较为全面的量化比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意义。地方铁路是我国现有三种铁路经营方式之一(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但目前尚无人对其效率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本论文通过回顾与分析我国地方铁路的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运作环境,着重对地方铁路的运营效率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试图运用各种效率计量方法,尤其是选取DEA模型,来对我国地方铁路的效率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一致性,本文DEA模型中的投入指标选用铁路营业里程、职工人数和运输支出,产出指标选用换算周转量和运输收入,来比较我国地方铁路效率的演变。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地铁与国铁、省级地方铁路之间的效率进行对比后发现:我国地方铁路的效率虽在整体上要低于国家铁路的效率,但也不乏例外;我国地方铁路的效率整体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运量、管理体制、与国铁的互联互通和成本及运价因素是影响地方铁路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对提升地方铁路运营效率和效益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