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长期以来被定义为男女两性的结合,由此同性恋群体在历史上一直是被迫害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二战后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同性恋者开始走出柜中,尝试寻求平等的婚姻权利。本文集中论述英国的同性结合从被歧视、镇压的状态到逐步合理化、正当化的转变历程,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第一部分是对英国同性恋问题的历史考察,政治的镇压、宗教的迫害以及战争的冲击使英国社会长期以来将同性恋行为视为罪恶,并对同性恋者予以严苛的法律惩罚。第二部分介绍了二战后英国社会氛围的变化以及《沃芬顿报告》的出台,这两者相互影响为同性恋行为的除罪化乃至合法化奠定了道德基础。第三部分逐次考察了《1967年性犯罪法案》、《民事伴侣法》、《同性婚姻法》三部法案,通过对这三部法案的梳理解读同性恋行为由除罪化到合法化的历史过程。第四章对英国同性婚恋合法化过程中存在的争议予以归纳与总结,并将其中体现的英国特色和其他国家的同性婚姻立法进程加以对比,以发现其长处和不足之处。虽然依照人身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同性恋者理应享有包括婚姻权在内的与普通公民无异的各项权利,并受到法律的承认与保护,但时至今日,同性恋者的平权问题在世界诸多国家与地区仍是一个敏感问题与争议热点。本文旨在厘清英国同性婚恋合法化的历史进程,总结英国社会在处理该问题上所展现的做法(或可称之为“英国模式”),以为尚处争议中的其他国家与地区在认识与处理同性婚姻问题时提供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