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历史城市保护策略与实施途径——以长三角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s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机遇。历史文化遗产是具有多元价值的社会文化资源,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的发育可以促进历史遗产的市场化利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与历史遗产的结合,促使日益衰退的资源得到价值重现。与此同时,城市经营思想理论近年来逐渐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各地通过城市经营的方式来进行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己屡见不鲜。因此顺应时代发展,从多学科、多视角来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历史遗产保护机制的变革变得迫在眉睫。本文尝试将城市经营的理念(一种策略、思路)引入到历史城市保护中,提出在确立保护优先权和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城市经营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完全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实现历史资源保护和城市更新发展“双赢”的目标。本文基于以上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历史城市保护策略及实施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并以长三角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就课题研究缘起、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方法框架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叙述。主要介绍了东西方历史城市保护历程及当前我国历史城市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分析历史城市保护与城市经营的关系,阐明将经营理念引入保护之中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实现两者“双赢”的有效途径。 论文的主要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层面从经济学的角度做了深入的阐述,并对其科学评估做了初步探讨。以长三角主要历史城市为例,介绍了当前长三角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况及保护现状,并分析其已有成绩和不足之处。 论文的第三部分基于城市经营理念,分析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所应该有的策略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制度上的完善,同时也是思路上的突破。着重以长三角主要历史名城为例,结合前面总结的问题与不足,具体探讨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有效经营利用的主要方法和实施途径,并用大量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和认同,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焦点。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植根于全体市民中的价值观念,它以不同于法律的形式
在机动车保有量暴增,城市拥堵日渐严重的情况下,公共自行车系统(PBS)被认为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被国内外大中城市广泛引进。作为一种适合短距离出行、低碳
西南地区流域是我国流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长江水系上游和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三条国际河流。加强西南地区流域的人居环境建设是西南地区流域开发和发展的重要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从诞生逐渐走向成熟。由于高层建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站在何种立场和采用何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一种有效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彼得.卡尔索普指出步行友好环境是TOD成功的关键要素。国际上许多先进的公交
住宅建筑顶层住户的室内居住环境问题一直是一个被人们关注的问题,相比较非顶层住户的居住环境,顶层住户室内夏热冬冷问题更为突出。居住者有着很强烈的意愿,希望能够解决这一长
通过对西南地区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探索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城镇体系的建构,初步探讨流域城镇化进程与城镇体系建设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探讨流域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消费文化已经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渗透了各个领域的研究。建筑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等多门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习俗的遗存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产之一。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却往往导致古城保护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漠视与忽略。如何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