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损伤蛋白质和膜系统,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LEA(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蛋白的表达与植物抗逆保护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根据LEA蛋白的序列的保守性和一些特殊的基元序列可将其分为6组,大豆PM1蛋白属于LEA4蛋白。已有研究结果证明PM1蛋白具有结合金属离子Cu2+和Fe3+;减少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在冻融胁迫下,PM1蛋白对LDH酶活具有保护作用,显示出PM1具有多功能保护作用。然而,PM1蛋白是否使植物具有抗高温胁迫的能力,还不清楚。本文从15种酵母突变株中筛选、并鉴定了对高温敏感的酵母突变株ΔTPS2;对氧化胁迫、Cu2+和Cd2+敏感的酵母突变株ΔYAP1;NaCl敏感的酵母突变株ΔHOG1和ΔCNB1;Cu2+和Cd2+敏感的酵母突变株ΔSOD1。其中高温敏感突变株中的TPS2基因缺失导致6-磷酸海藻糖磷酸酯酶(TPP)活性丧失,导致海藻糖合成受阻,进而细胞生长抑制、甚至死亡。将空载体pYES2-CT和带有PM1基因的pYES2-PM1两种载体转染酵母突变株ΔTPS2中。ΔTPS2/pYES2-PM1重组酵母在受到热胁迫(42℃,2h)后,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ΔTPS2/pYES2-CT,表明PM1蛋白的表达可提高突变株ΔTPS2的耐高温胁迫能力。之后,我们测量了野生型酵母BY4742/pYES2-CT、突变株ΔTPS2/pYES2-CT和重组酵母ΔTPS2/pYES2-PM1在热胁迫前后体内的海藻糖含量,三种酵母在热胁迫前海藻糖含量分别为4.0 mg/g(湿重)、0.55 mg/g(湿重)和0.78mg/g(湿重),热胁迫后分别为22.6 mg/g(湿重)、5.4 mg/g(湿重)、7.3 mg/g(湿重),表明在在ΔTPS2酵母突变株内PM1蛋白可起到提高细胞耐高温能力。为研究PM1蛋白对保护蛋白和膜系统的能力保护功能,提取了酵母可溶性总蛋白,与PM1混合后进行热处理(42℃,2h),测量A340并计算聚集度,结果表明BSA(Albumin from bovine serum)蛋白不能抑制酵母可溶性总蛋白的热聚集;低浓度HSP(Heat Shock Protein)蛋白使酵母可溶性总蛋白聚集度下降43%,高浓度HSP没有保护作用反而将酵母可溶性总蛋白的聚集度升高至105%;低浓度PM1蛋白(0.5mg/ml)不能抑制酵母可溶性总蛋白的热聚集;高浓度PM1蛋白(2mg/ml)使酵母可溶性总蛋白聚集度下降32%。海藻糖(50mg/ml)与可溶性总蛋白混合后,可使后者的热聚集度下降10%;海藻糖与低浓度PM1蛋白(0.5mg/ml)混合,可使可溶性总蛋白聚集度下降22%,表明PM1蛋白与海藻糖具有协同作用。我们进一步研究PM1蛋白对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用染料JC-1对热胁迫前后的野生型BY4742/pYES2-CT、突变株ΔTPS2/pYES2-CT和ΔTPS2/pYES2-PM1酵母进行染色。结果表明,热胁迫前三种酵母膜损伤率分别为13.7%、12.7%和10.8%;热胁迫后,对照ΔTPS2/pYES2-CT的线粒体膜损伤率为77.0%,野生型BY4742/pYES2-CT的膜损伤率为32.8%,ΔTPS2/pYES2-PM1重组酵母的膜损伤率(44.1%)。表明PM1蛋白表达可保护酵母细胞体内的线粒体膜。综上所述,PM1蛋白可通过保护酵母蛋白质,防止蛋白的聚集,与海藻糖协同作用,可保护酵母线粒体膜及膜系统,这是PM1蛋白保护经热胁迫酵母细胞的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