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2基因在锰致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功能影响中的作用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RNAi技术,构建PARK2长时间沉默的神经细胞,研究锰在不同浓度,相同时间条件下对DA能神经元功能的影响。为后期研究PARK2锰致神经毒性效应机制打基础。  方法:设计PARK2基因shRNA靶点,采用干扰效率最高的一对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纹状体神经细胞,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Real Time PCR)方法验证沉默效果。用不同浓度锰(0、300μmol/L和500μmol/L)处理三组大鼠纹状体细胞[单纯锰处理组(Mn)、PARK2 SiRNA干扰对照组(sh-C)及PARK2 SiRNA干扰组(sh)],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DA水平。  结果:PARK2干扰组PARK2 mRNA及表达产物Parkin蛋白较单纯锰处理组及干扰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果显示:单纯锰处理组:当锰浓度升高时,500μmol/L、300μmol/L与0相比,DA下降(P<0.05);PARK2 SiRNA干扰组:与单纯锰处理组及干扰对照组比较,各浓度锰处理时DA水平均下降(P<0.05);而单纯锰处理组及干扰对照组比较,各浓度锰处理时DA水平无差异(P>0.05)。  结论:锰暴露作用下DA能神经元的功能与PARK2的改变密切相关,PARK2及其产物表达降低可以作为锰致神经毒性的效应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前,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寻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仍然要坚持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也要有所改变,要紧密联
【研究背景】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为早期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了早期教育可行。很多婴儿父母已经对婴儿实施了早期教育,但缺乏明确的目的和科学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