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及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均在应用可调压分流管情况下,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两种术式安全性评估,及分流术中阀门的初始分流压力选择。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3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且排除肿瘤、先天性畸形、中脑导水管狭窄等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颅脑外伤后脑积水8例为,脑出血术后脑积水21例,颅内占位术后脑积水4例,其他特发性脑积水30例)。临床症状包括头痛、认知障碍、走路不稳、小便失禁、记忆力减退、昏迷,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脑积水。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S)组38例,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组25例。均选用法国索菲萨可无创体外调压分流管系统。术后观察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改善情况,根据情况再次调整压力,最终无低颅内压的过度分流出现。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的显著性。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60例患者行影像学复查均可见脑室扩张情况减轻或消失,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2例患者影像学复查均可见脑室扩张情况减轻,但临床症状未见改善。LPS组临床有效20例(80%),并发症发生4例,发生率为16%。VPS组临床有效26例(68.4%),并发症共13例,发生率为34.2%。LPS与V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总体有效率比较,术后初期LPS组因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VPS组,有效率明显高于VPS组,中后期有效率均略高于VPS组,但同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体并发症VPS组明显高于LPS组,但两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PS组6周内并发症为23%,而LPS组只出现1例,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PS组远期并发症为12%,VPS组为11%,两组同期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3例患者术后共调压82次,平均1.3次,调压比例29例(46%),最多5次,最后压力90-110mnH2035例(55%),最终压力比术中腰穿测得压力低20%48例(76%)两组患者均未因过度分流或分流不足而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LPS与VPS两种术式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均达到良好疗效。LPS和VPS相比,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避免脑组织穿刺引起的脑出血、脑损伤及继发性癫痫。近端及远端均以穿刺置管,手术操作时间交短,达到了微创的目的,近期疗效显著。同时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的应用,可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情况及症状,术后多次无创调整分流管压力,针对个体差异,达到满意疗效,并且有效避免了过度分流或分流不足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