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新进入中国大陆的外商企业中,独资份额开始不断超越合资份额,2003年新增独资企业份额已经占到FDI总额的62.39%。与此同时,已进入外商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对在华子公司进行独资控股化改造。本文正是针对上述现象,力求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跨国公司进入股权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为此,论文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并归纳了研究跨国公司进入股权选择问题的三个维度和两个视角,并使维度、视角和理论加以融合,从而奠定了贯穿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其次,在重要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跨国公司股权选择模型,获得了跨国公司股权选择偏好的若干重要基础性结论。再次,进一步分解模型的有关参数,并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形成三层次分析框架以细化和系统化跨国公司进入股权选择行为的研究。最后,根据三层次分析框架,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独资化、控股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归纳出影响该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在外资管制制度放松的条件下,对于新进入的跨国公司而言,独资和控股选择主要是由公司战略和技术水平决定的;对已进入跨国公司而言,独资和控股选择主要由东道国经验的积累和战略决定的。跨国公司进入的股权选择并非是合资与独资在某一时点上的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它是根据一定的战略布局而采取的混合动态选择行为,因此,合资与独资在中国仍会长期共存,构成跨国公司进入的并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