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研究(2007-2018)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x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受众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媒体传播的健康新闻报道会对受众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从事健康新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研究视角,将2007年以来《健康报》的头版报道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探究《健康报》头版报道的议题建构与演变。研究问题包括:(1)《健康报》头版报道建构了什么样的健康议题?(2)《健康报》头版报道是如何建构健康议题的?(3)《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建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梳理《健康报》相关文本,对《健康报》头版报道建构的议题内容、议题建构的方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进而探析健康议题建构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当下的健康报道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是一种文本分析,基于学理上的归纳和思考,作为基础研究。全文共五章,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绪论、论述以及结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以及研究设计等进行了梳理与介绍。第二部分为论述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以及第五章。第一章主要回答了本研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健康报》头版报道建构了怎样的健康议题?主要对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主题、体裁、事实来源、新闻报道基调以及涉及的地域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和第三章共同回答了本研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即《健康报》头版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对健康议题进行建构,主要从结构和话语两方面进行探讨。第四章对《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建构的总体演变、不足以及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基于前文的归纳总结,主要从政治、科学技术、国民观念以及健康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探究健康议题建构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思路不断层层深入,通过分析现象进而探究事物背后的力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论点进行了更加确切的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也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本文从内容、结构和话语三个方面对2007—2018年以来《健康报》头版报道的文本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健康报》头版报道在健康议题的建构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报道议题的时代性。第二,报道基调趋于理性。但《健康报》对健康议题的建构并不全面,还没有将健康议题定位成一个对社会公众具有普遍影响的社会问题。经研究发现,《健康报》在公共健康议题的建构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第一,健康议题的建构范畴有限。第二,健康议题建构的话语失衡。第三,健康议题建构的思维模式过于单一。为此,为提高我国健康报道水平,笔者认为首先要客观全面的建构健康议题。其次,要平衡多元主体的媒介话语权。最后,要有灵活多元的报道思维。《健康报》头版报道建构的健康议题之所以具有上述特点,主要受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科技、国民健康观念以及健康传播等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第6版与第5版《WHO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简称"WHO EMLc")的异同,归纳第6版WHO EMLc与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简称"NEML")的差别,并探讨WHO
近些年来,阵列信号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重视,尤其以麦克风阵列领域更为显著。麦克风阵列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于语音处理系统中,是由于其能够得到声源的空间
社交网络和社交工具的兴起,丰富大学生生活的同时,对其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由于沉溺社交网络而导致的“社交网络依赖”。依赖于社交网络一方面减少大学生真正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体验,降低现实人际沟通中的情绪情感觉察,忽视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参与,会弱化他们的社会体验与融入,产生孤立、疏离等消极情感体验。在线社交正改变着传统的社交方式,网络诈骗等问题的